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76、第 76 章(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心时是这样想的,可是太子这几年虽然越来越不得皇帝

的心,还能一直屹立不倒,贾赦的心里也有些没底。他又没有什么亲近能言之人,自然要向张夫人倒苦水。

张夫人为了将军府能保持安宁,让她在红楼世界里继续安乐,自然要给贾赦做心理疏导:那些人无非是觉得太子是正统,承继皇位理所当然。

可是古往今来,有几位太子登基的?没见前朝后几位皇帝都不立太子了?本朝开国后虽然也立过两回太子,最后都是让人意想不到的人因为意想不到的理由登上皇位。

眼前这位太子是本朝的第三位太子,竟然不知道吸取前人的教训,现在皇帝还壮年呢,他就开始拉自己的班底,分明是让皇帝忌惮他的节奏。

皇帝所以还没出手,除了念着元后的情份外,还因为有一班子清流认同嫡子承继。而皇帝因为自己坐上皇位有些不可说之事,比起前两任皇帝来更盼着史笔下有个好名声。所以皇帝现在不是不知道太子之恶,而是在等,等着太子形迹过显影响朝纲,或是直接谋逆。

那时候皇帝处置起太子来,就名正言顺了。只要留下太子一条命,不管是谁都得赞一句天子圣明。既然皇帝现在都得忍着,老爷你有什么忍不得的?

对于夫人不时要冒出两句别人听了会掉脑袋的话,贾赦现在连嘴也懒得捂她的了,只问她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消磨时光——自己不愿意出门,跟出门没人搭理,可是两种不同的心态。

张夫人想想就给他出主意:你不是爱好金石吗,那就把自己的经验写出来吧,不管是怎么断代、怎么鉴伪、怎么识赝,统统写出来,也好将来给贾琏做个参考,给儿孙们留个念想,说不定还能传世呢。连名字我都替你想好了,就叫金石鉴。

自己写出来的东西能传世,贾赦不敢想,可是给子孙留个念想,他觉得还是可以试试的。一试之下,贾赦竟从中找到了乐趣,每日里猫在外书房里忙个不停。

贾赦有事忙起来了,大皇子与太子也斗起来了:先是大皇子安插了人,让甄贵妃“不小心”听说太子竟与青楼女子生出了私生女,还给那个女娃定了宁国府的亲事,现在宁国府已经以太子亲家之名,拉拢了一干勋贵要助太子成就大业,妄

图利用甄贵妃之口,将此事传到皇帝的耳中。

甄贵妃是那么好利用的?没用半天,东宫便有个小宫女听到墙外有人议论,大皇子已经知道了太子行为不检、私德有亏、□□后宫之事,还要向皇帝告发太子。虽然跑出去想看是谁说的没见到人影,可是却让整个东宫都紧张了起来。

太子的确有些寡人之疾,处处留情不说,在宫里也不止往东宫带回过一个宫女,这是连皇帝都知道的事儿。可是这样的事暗中知道是知道,被摆到明面上来说就不好看了:

原则上,宫里的女人,那可都是皇帝的小妾预备役。你一个做太子的,跟自己的老子抢女人,还是你老子名正言顺的女人,说出去总是失德的事。

这样失德的事被自己的政敌给抓住了,太子想都不用想,都知道若是坐实了对自己的名声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一个名声败坏的太子,还能顺利登上皇位吗?

于是太子就出了个昏招:他自己去见了皇帝,回忆了皇帝从小把他带到大有多么不容易之后,引申到了宫里的流言,然后说自己不愿意因小人传言,导致父子离心,所以自请皇帝废了他的太子之位,然后放他出宫别居。

这一招以退为进,若是心里没有芥蒂的父子间用起来,自然能误会全消。可是皇帝早已经知道太子自己拉起了班底,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之中都有人替他拉拢人脉,所以对太子自请出宫,又是一种想法:

太子这是觉得自己住在东宫,与自己的班底往来不便呀。

于是皇帝很温情的配合着太子表演了一番父子情深,也表示自己会让人去查是谁想离间天家骨肉,不过不肯同意让太子出宫别居。

若是太子就此打住,事情说不定还有转机,可是他自己心里真的有鬼,于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坚持要出宫建府。皇帝不知道是怎么考虑的,最后还真的同意了太子的请求。张夫人是从贾珍的宴会上,听到太子出宫建府的消息的。那帮人竟然弹冠相庆,张夫人只能无语。

这一仗,分明是大皇子与甄贵妃母子棋高一招——太子居东宫,不管是从礼法上还是人心上,将来继位都是名正言顺的事。搬出东宫的太子,不管是太

子自己请求的,还是皇帝主动开的口,在世人眼里,都是太子见恶于皇帝的证据:你若是没办错事,为什么堂堂太子,要自己出宫开府?

何况若是太子居于东宫,那道厚厚的宫墙就是一重保护,太子府建得再堂皇,敢堂皇过皇宫吗?到时候往太子府里安插人或是放些不利于太子的证据,都比东宫容易太多了。

除了再次约束自己府里的人,不许与外人多接触之外,张夫人还让贾赦暗中从庄子里多调了些强壮的护院,她可是记得前世大皇子与太子共同做乱之事,就近在眼前了。

就是不知道,大皇子与太子为何共同做乱,这一世能不能得到一个答案——两个斗得你死我活的人突然之间就合和,怎么听怎么让人觉得诡异。这一世正好有贾珍这么个消息源,张夫人希望能替自己解惑。

不想甄贵妃就在这个时候要召见张夫人,颇有些迫不急待的味道。

贵妃有召,张夫人自是要进宫的。人家甄贵妃说话很和气,就是听说将军府被勋贵人家孤立了,所以关心一下张夫人这个当家主母的心情,若是张夫人有意,她可以从中替将军府与勋贵之间进行调解说和。

张夫人能告诉她,勋贵们与将军府疏远,自己是始作涌者吗?她选择了实话实说:“娘娘应该知道我们府,为何与宁国府分宗吧。”

甄贵妃当然知道,这事两府虽然都没往出宣扬,可是好好的就分宗,就连皇帝也得打听打听,更别说还想着借同出金陵之便,四处替自己儿子拉拢人的甄贵妃。

见甄贵妃点头,张夫人的表情越加沉痛:“我们老爷是至孝之人,不得已与宁国府分了宗,却觉得自己愧对列祖列宗,自那以后一直深居简出。开始时确实意难平,时间一长,倒让人觉得清静。”

听到没有,我们想过安静的日子,所以你就不用费心替我们说和了。

甄贵妃没想到世上竟还有愿意离群索居的人,不由笑道:“大人自是无碍,可是孩子总还要交些良朋,便是将来婚嫁,也要门当户对。”你们得替自己儿子考虑考虑。

张夫人面色就有些动摇,甄贵妃趁热打铁:“说来我娘家与贵府,几代都有往来,还要多亲近些

的好。如今我侄女嫁进了西宁王府,前日进宫来还说,与京中人都不熟悉,觉得没说话的人。”

西宁王府?张夫人心里就打了个突,现在镇守西北的不就是西宁郡王吗?平安州,正是通往西北的门户。因笑道:“王妃身份贵重,臣妇不敢轻亵。”

甄贵妃觉得自己的意思已经表达明白了,张夫人若是识趣的,就该知道自己怎么办。她自持身份,别话便不肯多说,只请张夫人多照顾西宁王妃,便放人出宫。张夫人心里则想着这个前两世都没有出场的西宁郡王,好象在原著里也没有露过面,应该不足为惧,也就没放到心上。

谁知不两日,西宁王府便有帖子来请张夫人赴花会,张夫人便知道人家这是对贾赦手里的所谓军中人脉势在必得。她这里一动,还是去的那么敏感的人家,大皇子府与太子府,都得到了消息。

然后也不管西宁王府是不是与将军府真的接上了头,贾赦那里也收到了京营节度副使与贾珍的帖子。好在贾赦这几年出了名的不好交际,就是不赴宴也没人能来将军府硬拉他,让张夫人放心不少。

可是西宁王妃似乎是想昭告世人,自己与张夫人亲密无间,不管是王府请什么人、摆什么宴,都要给张夫人下张帖子,来送帖子的人,总是王妃的奶嬷嬷,就让张夫人推拒不得了。

两三次下来,京中就有将军府与西宁王府亲密的传言,四五次后,张夫人的灵魂力,就发现自己府外已经被人监视了。顺着监视的人一查,张夫人哑然失笑:皇帝的人、大皇子的人、太子府的人也就不提了,西宁王府自己都派了人监视,就有些说不过去了吧?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小可爱噢灌溉了营养液,你真是个小可爱,么么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