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40章 第 140 章(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胤禩做事有些莽撞。”康熙帝把那母子俩的话都听在耳中,对王氏淡淡道:“一会儿朕叫太医给你瞧瞧,这事儿你也别太放在心上了。”

王氏委屈得很,怎肯罢休?急道:“皇上!十八阿哥他……十八阿哥他……”

康熙帝摆摆手不欲多言,王氏咬着嘴唇只能把最后的话全部咽了回去。

康熙帝到底是没有过多询问这件事,因着心疼王氏而让梁九功亲自送她回了宫。至于良妃,则让八阿哥送她回去。

珞佳凝跟着康熙帝又略走了会儿,等到远离方才那个地方后,她听见康熙帝幽幽地叹息了句:“老八看着什么都好,又其实不太好。”

他没细说这话什么意思,她就也没细问。

十四阿哥这一桩婚事算是比较圆满的,当初康熙帝就有意让礼部侍郎家的女儿嫁给胤祯,这下子合了心意,自然乐开怀。

他和四福晋闲聊着与十四阿哥有关的话题,心情愉悦之下,倒是冲淡了刚才遇到王氏、八阿哥和良妃那一幕的烦心感了。

原本康熙帝答应王氏即将册封她,不过想先给个低一点的位分而已。

当时十八阿哥没了,康熙帝刚从塞外回来,看到哭得梨花带雨的女子,再加上失子之痛,自然想补偿王氏一下,想着让她从贵人做起也未尝不可。

可是经了胤禩那一遭,康熙帝烦心之下,反而觉得给王氏个好一点的位分为好。

于是在给十四阿哥和完颜氏赐婚之后,紧接着,康熙帝正式册封王氏为密妃,而且这一次行册封礼的只有她一个人。

——之前那个单独行册封礼的,便是良妃。

康熙帝感觉八阿哥可能是因为良妃单独行册封礼,觉得自个儿身份水涨船高,所以愈发肆无忌惮了。

因此,康熙帝索性也让王氏单独行册封礼,就看这样一来也算是给八阿哥个警醒。

就看八阿哥自己能不能领会了。

这一番景象过去后,宫里又是一番新天地。

如今宫中有六妃,分别是以前的德妃宜妃惠妃荣妃四人,加上后来册封的良妃和密妃二人。

只不过现在有管理六宫事宜权力的,依然只有前面那四妃。

密妃封妃一事,四福晋是当事人,自然知道这个是因为什么事儿而起来的。

可是旁人不知晓。

“封妃”好似个火苗,烧得旁人的心开始乱猜测起来——这事儿发生的时间门太巧了,乍一看上去,好似在暗示什么一般。

倒也不是大家胡乱猜测。

实在是刚刚废黜了太子没多久,而且大皇子还被圈禁了,突然间门密妃就被册封。

难道说,皇上这个举动,是想抬举十五阿哥和十六阿哥不成?

不光朝中上下,就连后宫之中,也纷纷如此猜测起来。

密妃封妃后,妃嫔们的儿子们也开始跟着紧张起来,尤其以宜妃的儿子九阿哥和荣妃的儿子三阿哥为甚。

九阿哥自然不是为了自己而忧虑。

他一向跟在八阿哥的身后,为八阿哥打点一切。现在听说了这个事儿,也是为八阿哥而担忧。

九阿哥询问八阿哥有关密妃之事。

八阿哥隐约察觉出来,这和那天双方争吵和冲撞的事情脱不开关系。只是这事儿他打算烂在肚子里,只要皇上和四福晋不说,良妃是不可能提的,他就更不会和旁人讲。

面对着九阿哥的询问,八阿哥笑道:“我觉得皇阿玛对十五弟十六弟没什么意向。应当不是想要立他们为太子吧。”

八阿哥都说的这么肯定了,九阿哥一向信服他,就也没有再多问什么。

三阿哥这边的境况则是截然不同。

三阿哥在担心着自己到底有没有机会,毕竟密妃现在好像深得圣心,而密妃又有两个儿子,十五阿哥和十六阿哥。

他在担心皇上有意立这两个小的当太子。

他想,如果十八弟没死的话,说不定皇阿玛会立十八弟。现在十八弟没了,那十五弟和十六弟也是很有可能的。因为他们俩的母妃现在也是妃位了。

忽然间门多了两个竞争对手,三阿哥恼火得不行,扭头就去了钟粹宫旁边的那个院子,去寻二皇子。

二皇子自打大皇子被圈禁后,就过得逍遥自在。每日里种花养鱼,过得好不惬意。

三阿哥来的时候,二皇子正抓了一把鱼食在喂鱼。

听到宫人通禀,二皇子头也不抬,笑着高声招呼:“三弟来了?快来快来,瞧一瞧我最近新得的锦鲤。你瞧一瞧这条,通体金红,相当漂亮。”

三阿哥哪里有心思去听这些零零碎碎的事情?

他心烦气躁地在水榭找了位置坐下,急道:“二哥,你怎的也不慌的?没看现在各宫都开始走动了么?太子一日不立,我这心就一日放不下!”

他话说完后,忽然发现二皇子指尖顿了顿。

三阿哥后知后觉反应过来,眼前的二皇子就是曾经的太子。他并不好对太子这般推心置腹说出自己想要做太子的心思。

三阿哥就笑着从二皇子的手中抓了一把鱼食,抛到池子里:“我日日都想着,倘若二皇兄可以继续做太子就好了,生怕这位置被旁人抢了去。”

眼看二皇子神色没有丝毫变化,三阿哥继续道:“若是让老八当了太子,我可真就没什么好果子吃了。我可真是心心念念盼着二哥能做那位置。”

“或者你来坐也好。”二皇子接道。

三阿哥赶忙道:“上一次能那么成功地让大皇兄落马,还不是靠着二皇兄的神机妙算?弟弟这点儿本事可不够看的。”

二皇子没接他这个话茬,而是沉吟片刻说道:“确实,老八不能做。老八和老大终究是一个院子出来的,指不定老八上位后,那心思恶毒的老大还会不会冒头。”

二皇子下定决心:“无论怎样,你我二人继续在皇阿玛跟前好好表现的同时,瞅准机会,能把老八拉下来就把他拉下来。千万不能让他得势。”

三阿哥对此表示赞同。

八阿哥的养母惠妃,正是大皇子的生母。

倘若八阿哥真的做了太子的话,大皇子那个圈禁还会不会继续下去,就很难说了。

如果让心狠手辣的大皇子能够行动自如的话,那,他和二皇子就一个都跑不掉——之前污蔑大皇子巫蛊事件害得大皇子被圈禁的,就是他和二皇子。

大皇子若是重新复起了,首先干掉的就是他和二皇子。

这边兄弟俩在谋算着和大皇子有关的事情。

另一侧,延禧宫内。

惠妃秘密地见到了一个人——从大皇子府乔装出来的一个小丫鬟。

大皇子虽然被圈禁府内,可府里人总得吃吃喝喝,采买之人可以进出府邸,只是需要经过守卫之人的审查才可以。

这小丫鬟是装作采买之人方才得以走出大皇子府的,而后带了大皇子的亲笔书信,去到了惠妃的娘家那拉家。

她的嫂嫂、那拉家夫人借了进宫给娘娘请安的借口,把小丫鬟带到了惠妃的身边,这样,惠妃就收到了大皇子专门给她的亲笔信。

信上满满几张纸,都在诉说着自己对母妃的思念,又说希望可以亲自见母妃一面。

只是见一面的话应该还是可以的。

惠妃最近一直在思念儿子,听闻大皇子想要见她,她当真是心酸得直接落泪。

惠妃心里着急,直接起身就要往外走:“我去求一求皇上,看皇上能不能准许我见胤褆一面。”说着就要起身往乾清宫去。

嬷嬷赶忙拉住她:“娘娘,这事儿哪那么容易?”

“胤褆这孩子从小没吃过什么苦。”惠妃对着身边的嬷嬷,哭着抹眼泪:“现在他被皇上圈禁在府邸,半步都不得出门来,也不知道过的是个什么情形。”

惠妃知道,大皇子的意思约莫是让她帮忙在皇上跟前求情,让他得以出府来宫中和她相见。

可惠妃心里明白得很,皇上都已经下旨要圈禁他了,怎可能会准许他出来?

不过是痴心妄想罢了。

但是儿子是她怀胎十月生下来又亲自抚养长大的,感情不同旁人。即便是再难,惠妃也得想方设法见他一面才行。

那从大皇子府出来的小丫鬟跪在地上,轻声说着:“这事儿倒也不是特别难。有个守卫正好是奴才爹认得的。虽然那人做事儿不会轻易徇私,可等他当值的时候,奴才爹叫他去旁边说几句话还是可以的。”

说是“说几句话”,其实就是装作看不见,放人进去罢了。凑了那一点空档倒也能行。

天高皇帝远,出了宫里到了外头,这些人偶尔也会为了赚取银子做点小小的“玩忽职守”的事儿。

毕竟他们这些守卫主要守的是大皇子,只要大皇子乖乖呆在府邸别出来,他们的差事就算是办得很好。

惠妃长久在宫里,自然没听说宫外京城里还能这么玩。

即便如此,即便见儿子心切,她也怕出不了皇城。

那拉夫人闻言,轻声和她说:“这倒也不是特别难。过几天我就说最近身子不适,希望你来家里探望我,这不就成了?”

惠妃如今鬓发花白,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纪。而那拉夫人比她还年长几岁,说身上有个头疼脑热的,实在正常。

惠妃握紧了那拉夫人的手:“多谢嫂嫂了。”

那拉夫人摇头叹息:“这有什么谢不谢的?都是自家孩子,我和你一样疼大皇子。”

探访的时间门到了,两人就此拜别。

最近那拉夫人得开始装病,到时候出宫细节里另有什么事儿,再让人来回通禀就行了。

到了说好的那一日,惠妃摘下头上钗环,穿上朴素衣裳乔装打扮成出宫嬷嬷的样子,经过一系列提心吊胆的守门侍卫询问后,到底是出了宫。

那小丫鬟就在大皇子府外的小巷子里等着,见惠妃的马车来了,赶紧和自家老爹依照计划行事,把惠妃送进了大皇子的书房。

院子里一切布置照旧,只是来来往往的人脸上都少了平日的喜色,看上去神色恹恹,给整个府邸都染上了沉郁色彩。

惠妃一路走去,推开书房的门,在门口站了许久,才恍然惊觉屋内那个背对着她的发间门有花白的中年男人,居然是自己儿子。

惠妃挪进屋里。

房门在她身后轻轻合上,她这才痛哭出声:“我儿!你怎的这么年轻,头发却白了?”现在她的胤褆不过才三十七八岁而已,怎的头发看上去,却和五十多岁的她一般了!

大皇子慢慢转回身来,笑着望向惠妃:“母妃一切安好?”

“不好,为娘一切的一切都不好。”惠妃拉着儿子的手,眼泪不住往下落:“整日见不到你,为娘怎能好得起来?”

原本大皇子还在强笑着,现在看到额娘这样一声声哭泣,强行装出的笑容就也落了下来。

他叹息一声,宽慰几句后,又道:“母妃,今日我们见面,时间门无法长久。我长话短说。我一心见你,实在是想让你帮我一个忙。”

惠妃忙擦去眼泪:“你说。”

“有个叫张明德的术士,现在应该是住在八弟府邸中的。”大皇子缓声道:“儿子希望母妃能够帮儿子把这个人从八阿哥的府上揪出来,送到皇阿玛跟前。”

大皇子之所以要见惠妃来托付这件事,是因为他知道,现在最可信任的人就是自己的娘亲了。

这件事牵连到八阿哥,也只有惠妃,会真心实意地帮他。

因为他身后的所有势力,都开始朝着八阿哥依附过去。

八阿哥是惠妃抚养长大的,现在生母又被升到妃位,身份自然不同一般。

那些惠妃娘家背后的势力,眼看着大皇子陨落没有希望了,就转而把目光放在了八阿哥的身上。

大皇子自然知道这些事儿。

他暗恨八阿哥在他遭难的时候从来不曾帮他说过哪怕一句话,这个时候却想坐享其成,享受他外祖家给予的一切。

二皇子和三阿哥对他造成的伤害,他自然怀恨在心。可八阿哥的故意为之,更让他心恨不已,毕竟他母妃抚养八阿哥那么多年,念及养育之恩,八阿哥也应该在他最受难为的时候帮忙说上一二。

那张明德本就是个伶牙俐齿的江湖术人,没什么本事却总夸夸其谈。

早先太子还没出事地时候,张明德就曾经来见过他,当时他也曾想过这人堪用不堪用。只是还没来得及真把这人的建议提上日程,他就“被查出”在太子东宫放置了数个咒诅太子之物……

大皇子不甘于此事之后,就他一个消沉下去。

八阿哥对他不仁,就莫怪他对八阿哥不义!

惠妃不解:“小小江湖术士而已,把他送到老八那里?做什么?”

“也不用做什么。”大皇子轻轻一笑:“您放心,只要让这个人去到皇阿玛跟前,您只说人是从八弟府上找出来的,其他的事情,皇阿玛自己就会想清楚。”

对惠妃来说,即便八阿哥是养在身边长大的,可是养子哪里比得上亲生儿子来得亲近?

眼看着大皇子如此殷切地恳求她,她自然是忙不迭地答应下来:“只要让皇上知道,有个叫做‘张明德’的术士在八阿哥府上,那就行了吧?”

可是,惠妃对此有些犹豫:“即便八阿哥之前接了这个人进府,现在却可能是人已经不在府中了。”

大皇子对此十分有信心:“老八看似温和实则刚愎自用,旁人的劝阻他不一定听得进。那术士虽不可信,但他为了哪怕一丝的做太子的可能,都会留了这个人在府里。不然的话,倘若此人真有那本事,在他这边谋求不成,万一找了旁的阿哥呢?”

惠妃忽然明白过来:“老八怕张明德会去帮其他阿哥,所以一定会留了这个人在身边?”

大皇子颔首:“正是如此。”

惠妃这下心里有了底。

她就怕和皇上提了这个事儿之后,万一八阿哥那边抓不到人,倒是成了她空口污蔑贝勒了。

惠妃虽不明白个中关窍所在而一头雾水,却也应了儿子的话。

两人能够见面的时间门本来就很短,不然再拖下去的话,被人发现惠妃娘娘不在宫中就麻烦了。

母子二人只能匆匆道别。

惠妃望着亲生儿子,想到往后漫长岁月里还指不定两人能够得见几次,不由泪水湿了脸颊。

大皇子看得心痛,轻声叮嘱惠妃:“母妃你务必要保全自己。您安好,儿子在宫外才能放心。”

惠妃忍痛告别了儿子,眼含泪珠转身而去。

虽然大皇子十分笃定那张明德现在就在八阿哥府上,惠妃却不敢大意,趁着八福晋来宫里的时候,旁敲侧击问了几句。

那天略有些乌云,整个天空阴沉沉的。

惠妃听说八福晋来宫里给宜妃请安了,她就借了这个机会去到翊坤宫找宜妃说话,正好“碰见”了八福晋,顺口闲聊几句。

等到宜妃和八福晋两个人夹枪带棒地说了一会儿后,惠妃适时地说道:“今儿天气不太好啊。本来我宫里的人还想着今天洗洗衣裳晒晒被子,却也不能够了。”

语毕,她适时叹了口气:“倘若钦天监能够帮忙预测出来今儿阴天就好了,我也不至于盼着晒东西结果没能成。可惜钦天监才不会帮我们后宫的人,只会听皇上的命令去预测。”

宜妃哼了声:“咱们现在的钦天监就算了,本事也没见多大,不然,何至于变天了都没有提前预知。”

很显然,她口中的这个“变天”,说的其实就是废太子一事,顺便也带着大皇子被圈禁之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