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12章 第 112 章(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胤禛自然早就看出来了,珞佳凝把他叫过来,就是想“脱离困境”的。他有心逗一逗他,故意装作没看懂。

现在小腿被踢了一下,他知道再装作不懂的话,回家后怕是没好果子吃。

胤禛忍俊不禁,轻笑着说:“是了,我都差一点忘记,之前找了你说有话和你讲。怎样?四福晋现在可有空闲了?”

珞佳凝偷偷剜了他一眼,笑眯眯说:“自然是有空的。”

胤禛就和王氏说了声:“我和四福晋还有话讲,怕是耽误小主和她叙旧了。”说罢,他自顾自地牵了四福晋的手便走。对着王氏,他是多一个字儿多一个眼神都没有。

王氏身边的嬷嬷忍不住抱怨:“这四贝勒也太凉薄了些。好歹您也是后宫小主,他怎的也不客气点多寒暄几句。”

王氏看四阿哥侧首和四福晋说着话的样子,笑了笑:“你懂什么。我是皇上后宫里的人,他一个成年阿哥,和我讲话讲得多了反而不好。”

她也还年轻,二十多岁的年纪,与四阿哥年纪相仿。

四阿哥这般做派,倒是让她放心得很,也能让皇上放心。

王氏一改之前刻意逢迎的笑容模样,让乳母抱着小阿哥回屋里睡觉。她则在庭院里闲闲散步。

虽说她没位分,可她诞有三位皇子,自然也能在屋里头有个位置坐。

只是里头都是酒味,她也真不耐烦多待。

嬷嬷看四下里没有旁人在,小声劝:“奴才觉得小主没必要去找四福晋。四福晋终究是有些不乐意见到您的。”

四福晋一直和王氏拉开距离,这是王氏和她身边人都看得明明白白。

嬷嬷还劝:“四福晋和几位妃位的娘娘都那么熟悉,怕是不会和小主结交。”

这话王氏就真不爱听了。王氏对嬷嬷说:“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四福晋再不待见我,把宝押在她身上也是对的。而且,她何时看不起没位分的人了?”

想当初那福常在也是个没位分的。

后来,四福晋带着皇上去了趟长春宫后,福常在不也得了位分?还得了封号?

可见四福晋不爱和她交谈,不是四福晋嫌弃她没位分。纯粹是不太喜欢她这个人而已。

要她说,她也不待见这样眼巴巴贴过去的人。所以她能理解四福晋的做法。

嬷嬷不解,小声劝她:“您贵为小主,又生了好几位皇子。何必和四福晋走太近?她既是不爱搭理您,您也没必要去倒贴她。您这般作态,倒是有些登不上台面了。”

言下之意,热脸贴冷屁股这种事儿,没必要做,太掉价。

王氏白了嬷嬷一眼:“所以说你见识短浅。四福晋的好,你不知道。我这样做,也是想着往后万一有个三长两短。”

她顿了一顿,压低声音:“世事难料。谁知道以后会怎么样?我这样在四福晋跟前混个脸熟,日后不论我怎么样,孩子们终归不会受人欺负太过。”

其实早几年最开始的时候,王氏是看着四阿哥跟着太子做事有前途,主动和四福晋攀谈结交。

后来她孩子多起来,想得多了,思考过后还是觉得与四福晋结交比较划算。

王氏算是看明白了,这合宫里的皇子福晋们,也就四福晋靠得住。

其实五福晋人也很好,无奈五福晋太单纯了,跟着她混的话,也不见得能怎么好。

四福晋心善,对待兄弟姐妹们都很好。当然了,那些待四福晋不好的人,四福晋自然也不会给他们好脸色看。

但凡她在四福晋跟前混个脸熟,以后无论她怎么样,她的儿子们如果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四福晋多少也会帮她儿子们说句话。

以四福晋在皇上太后跟前得宠的那个劲头,只要四福晋肯开口,她的儿子们的境遇就能好一点。

她是小主没错,却也只是个小主而已。

在这宫里头,恩宠都是浮云,唯有权利才是真的。偏偏她没权。

身边嬷嬷没听懂她的意思,还在劝:“您是皇上很宠爱的,有您在,阿哥们就不会受欺负。何至于非要向四福晋靠拢。”

“你不懂就不要多言了。”王氏已经开始有些不耐烦:“恩宠?连个位分都没?何来的恩宠?之前我再受宠,现在不还来了个和嫔吗?”

和嫔比她进宫晚比她年轻,而且手段也高明。

她还是不要只想着恩宠才行,总得为孩子们多考虑一下。

现在她有三个儿子。

儿子们是她的宝,她得想办法保他们日后平安顺遂。

年后没过多久,九阿哥大婚终于到来。

明眼人都知道这一桩婚事一波三折中间还换了人。可是这种事情,大家都装作不知道,依然摆出来喜气洋洋的样子来祝福新郎官。

九阿哥从头到尾都没真正开心笑过,只有人说吉祥话的时候扯一扯最近权当是笑了。

夫妻俩进宫谢恩的时候,珞佳凝是明明白白看到了九阿哥一脸的不甘愿,而九福晋也摆着一张臭脸。可见夫妻俩之间十分不和睦。

珞佳凝一向懒得去探听这些阿哥们后宅的事情,所以即便是知道了他们夫妻俩关系不好,也没过多关注。

不过五福晋倒是在留意着妯娌们之间的那些事儿,有一次悄悄和四福晋说:“那天晚上大婚,九弟都没在福晋屋里过夜。两人吵了一架后,九弟去了妾室那边过的夜。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这事儿珞佳凝听后也大为惊奇:“他是一点面子都不给九福晋?”

“九福晋的亲姐姐都让九弟那么下不来台了,九弟心里能舒坦?”五福晋说着说着不由摇头叹息:“倘若九福晋性子软和一点,九弟说不定也就和她将就着过了。偏偏九弟妹也不是个服软的性子,而九弟因为对董鄂家一直有气,想必语气好不了。”

这样的情况下,大婚之夜吵起来也算是必然的事情。

珞佳凝和五福晋想着那夫妻俩的事儿,也不由大为叹息。

“董鄂家也不帮九福晋过来说和说和。”五福晋觉得疑惑:“本来就是董鄂家有错在先。现在九弟因此恼了他们,他们放下身段过来主动求和,九弟又不是铁石心肠的人,说不定就态度改变了呢。”

珞佳凝顺口道:“说不定董鄂家压根不重视九弟。”

五福晋若有所思:“真有可能是这样。”

好在没过多久,康熙帝就开始张罗着要去热河行宫避暑的事儿了,九阿哥大婚的后续情况倒是变得没那么引人关注了。

行宫虽然只建成了一部分,却也能让不少主子住进去。

康熙帝便开始拟定跟着一起去的名单。

太子留在京城,这是必然的。四福晋夫妻俩和五福晋夫妻俩一定要带上,其他的阿哥福晋再作考虑。福晋们倒是可以跟着,但是阿哥们有很多要忙着政事脱不开身的,许是不跟去。德妃宜妃她们要带着,另外再带几个年轻贴心的妃嫔就可以了。人不用太多,免得呱噪。

而且,这一次康熙帝决定带太后一同去避暑。太后便和皇上说了,五公主夫妻俩和七公主夫妻俩也要一同去。

“这俩孩子都是怕热的,跟去热河正好。”太后道:“想她们成亲也没多久。额驸们跟着也是自然的事。”

对于皇额娘说的提议,康熙帝自然是应下的。

珞佳凝知道名单后,去宫里几趟,明里暗里问太后真的要带五公主去热河吗。

太后觉得去热河避暑是好事,自然要带着五公主去。

见太后主意已定,珞佳凝便开始收拾行装,准备去热河的所有物品。还特意吩咐人多带一些药材在车上,最好是治疗中暑的。

她的理由是,天热怕中暑,所以有备无患路上多带一些这种东西。

事实上,如果她没记错的话,五公主会在这次去热河行宫的途中因为中暑而病故。

她不希望五妹妹遭遇这些。

中暑这种事情,并非骨伤或者是肌肉损伤这种伤到了身子本身的问题。如果是认真点的话还是可以避免的。

为了提前预防这个事情的发生,她要做好打算,在路上照顾好五公主。

就在她宅在家里收拾东西的时候,珞佳凝意外得知和嫔居然不跟着去。

这事儿是胤禛告诉她的。

当时胤禛不过随口一提而已,珞佳凝却觉得奇怪:“和嫔娘娘拒绝了皇阿玛的提议?”和嫔瓜尔佳氏之前一直深得盛宠,本来皇上是想和嫔跟去的,初时的名单上也有她。

谁知和嫔不答应,皇上只能把她名字剔除。

实属意料之外。

胤禛也不清楚这件事是个什么情形:“我基本上不在后宫行走,这个事情也是听到了十弟说起来。具体情形并不知晓。”

珞佳凝是真挺疑惑的。

第二天,珞佳凝在妯娌们聚在一起吃果子聊天的时候,顺口提了一句:“皇阿玛为什么没有带着和嫔娘娘过去?”

她因为要准备去热河行宫的事情,准备了好多天,压根没捞着进宫,自然也不可能为了这个单独跑一趟皇宫问德妃这件事了。

这次妯娌们聚会,也是难得。倒不是互相之间关系都好起来了,而是五福晋想着大家马上都要一起去热河行宫,好歹也要在路上和行宫里待不少时候,算是提前联络一下感情,免得到时候再生出矛盾来。

于是五福晋坐东来请大家聚了这么一次。

福晋们相聚的时候,珞佳凝这样说出和嫔没过去的事儿,倒没什么。毕竟这个事情既然发生了,肯定福晋们都听说。不知她,也有其他人都觉得好奇。

譬如五福晋,现在就跟着她问了一句。

“和嫔生了个女儿,没多久就没了……这件事四福晋知道的吧?”大皇子妃拿着调羹拨着碗里的冰镇梅子,嗤笑了声:“倘若她这个孩子生的是时候,很快夭亡倒没什么。偏偏不是时候,偏偏皇阿玛现在还很忌讳‘孩子突然夭折’的事儿。她总因为这个儿哭泣,次数多了,皇阿玛自然不待见她。”

很显然,在大皇子妃看来,是康熙帝恼了和嫔所以不再带她去。

孩子刚出生没多久就夭折,很容易让想回想起来十阿哥那个刚出生几天就夭折了的庶长子。若是没有十阿哥庶长子的那一遭事情,康熙帝说不定就会温声细语地宽慰和嫔了。可那件事就在之前发生了,每每想到夭折的女儿,他都很容易想到那个夭折的孙儿。

大皇子妃的意思是这个方向的关系。

九福晋现在还没搬出来住,尚还住在宫中,了解的倒是多一点:“不瞒嫂嫂们,我倒是听说皇阿玛是打算带着和嫔的。只不过和嫔自从孩子死了后,一直哭哭哭,皇阿玛去了她也是哭。这一次听说皇阿玛要带她去,和嫔自己不乐意,说什么‘要在宫里悼念那死去的孩儿’。结果皇阿玛一生气,就真的决定不带她去了。”

九福晋的这些话倒是可信。

五福晋默默地朝四福晋看了一眼,两人都比较相信这种说法。

因为据说是和嫔自己不愿意去的而不是皇上不肯带她去。

八福晋在旁边撇撇嘴:“她还年轻,以后又不是不能生了。这样作态给谁看。”

这话说得太过凉薄。

其他的福晋们纷纷侧目,都不赞同八福晋这种强调。

三福晋虽然也很同意九福晋的说法,却忍不住帮和嫔多讲了几句:“女儿都是额娘的心肝,真是宠在心里的。原先我只有儿子,还没这种感觉。自从生了女儿,我才觉得自己的心都软了,看着她那笑眯眯的小样子,我的心都能化掉……所以说,如果和嫔生的是个儿子,许是不至于会至此。可她生了个女儿,又忽然没了,自然会痛苦到这般地步。”

八福晋不甚在意轻哼了声。

她没有孩子,也没有怀孕过。她总觉得这些关于孩子的腔调太俗了些,什么“有了某个某个孩子后父母就会发生奇异改变”的说法,压根就不可信。

其他福晋们见八福晋如此,便也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而说了旁边。

不过,经了这一遭,大家更不愿搭理八福晋了。毕竟这个人太过自我,从来不考虑旁人,且旁人说的话她也不信,互相之间没什么可说的。

也就九福晋,因为同样没人搭理,而眼巴巴地过去讨好八福晋。

五福晋看了后,不由得小声和四福晋嘀咕:“那九福晋,我还以为多冷傲的一个人呢。见了八福晋还不是乖乖听话?”

珞佳凝也小声回她:“许是因为九阿哥时常跟着八阿哥吧。”所以九福晋想着和八福晋关系好后,也能改善自己与九阿哥的关系?

这不过是珞佳凝随意猜测而已。

那些人一个个的心里有成千上万个弯弯绕,她是懒得去多想的。随便猜猜就好了。

五福晋摇摇头:“谁知道呢。”

转眼到了即将出发的那一天。

众人都早早地起来,聚集在了皇宫里,等候着和康熙帝一同前往热河。

两地虽然相隔并不是特别远,可是坐车子过去的话,也要些日子才能到。再加上最热的这段时间都要在那边度过,所以光是负责拉箱子的车子就排了长长一溜。

即便是早晨太阳刚出来没多久,阳光已然炽烈。

还有人没到,已经到了的人们就都躲在廊檐下等着。

太后乐呵呵地看着围在自己身边的孩子们。

德妃带着四福晋五公主舜安颜七公主张廷璐,一行人都守在太后的身边。而四阿哥、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则是跟在了康熙帝的身边,听着康熙帝讲一些之前去热河的趣事。

今日五公主穿了一身新衣裳,极其漂亮,是京城中没有见过的样式。

五公主在众人跟前转了个圈儿,裙摆透出金线银线交织的光彩,在阳光下的照耀下,相当惊艳。

“真漂亮!”七公主由衷赞叹。

“好看吧?你姐夫帮我从江南买到的。”五公主脸颊红红的,看上去像是因为提到了夫君而在羞赧着:“这种样子的布匹,目前来说京城还没有。不过,过段时间应该就有了。听说她们秀坊要进贡一些料子,里头就有这一种。”

七公主捂着嘴咯咯咯地笑:“看姐姐,都害羞了。要我说啊,姐夫这么疼姐姐,姐姐何必要害羞?大大方方告诉我们不是挺好么。”

说着她就促狭地朝五公主和舜安颜眨眨眼。

舜安颜有些不好意思:“其实也是机缘巧合。正好祖父去江南,我便跟着去了。她们这一种布料是刚刚做出来的,以往都没有。我就高价买来一些,想着芷筠做衣裳肯定好看。”

德妃有些无奈:“你太宠着她了。这一下去,可得把她宠坏了。”

太后嗔道:“你女婿疼你女儿不好啊?要哀家说啊,就该这么宠着。越宠越好!”

周围人便都哈哈大笑。

大家都在看五公主的衣裳有多么奇妙,唯有珞佳凝,一直在看五公主红彤彤的脸色。

她真的只是害羞所以脸红吗?

难道,这么热的天穿着那么厚重的衣裳,不会热吗?

珞佳凝忍不住问了句:“妹夫你买了几身这种衣裳?可真好看。想必够妹妹穿一路了吧?”

“大概做了三四身?”舜安颜沉吟道:“其实我不太赞同她热天穿那么厚。可她说这么好看的衣裳,就该出门穿。我也阻止不得。”

舜安颜说到最后,已经有些无奈。他抬手,轻轻为妻子捋去鬓边汗湿的发丝。

其实这种暑天,出汗是很正常的。

但珞佳凝还是觉得五公主出的汗实在是太多了点。现在太阳还不炽烈,她就已经汗湿头发。等到太阳大起来,再窝在马车上奔波,指不定还能热成什么样子。

珞佳凝便道:“不知道五妹妹有没有带轻便一些的衣裳?”

她指了指头顶开始显露炽热光芒的太阳:“等会儿还会更热。妹妹莫要怪我多事。我曾经跟着一起去塞外过,途径热河。那一路过去可真不容易。虽然越往北边越凉爽。但是路上的酷热也真不是好忍受的。”

四福晋那一次跟着出去几个月,最后还把脚给扎了。这事儿大家记得清清楚楚。

倘若旁人说一路奔波辛苦,五公主还不见得相信。可这话四嫂说起来,可信度就变得很高了。

她一向信任四嫂,不由犹豫起来:“……应该也没那么热吧?”

“热!怎么不热的!”太后道:“之前我跟着你皇阿玛南巡。有时候在歪头走着还觉得凉爽。可一进了马车,又捂着又闷热。难受得很。整个人都昏昏沉沉,怕自己挺不过去的。”

德妃上前摸了摸那漂亮衣裳的布料:“你如果一路都穿着这样布料的衣裳,怕是会捂得难受。换轻便的吧。”

“就是就是。”七公主也道:“热河清凉。姐姐你可以到了热河再穿这几身新衣裳。”

珞佳凝适时地插上一句:“路上窝在车子里,穿着的衣裳都皱皱巴巴的没法看了。还不如到了热河再穿,也免得路上又躺又坐的压坏了它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