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99章 第 99 章(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有人在德妃和十四阿哥跟前说风凉话:

“看看四贝勒,进宫一趟就匆匆给娘娘您略请了个安,就跑去了长春宫。也不知道在他心里,到底是您这个母妃重要,还是那个十三阿哥重要。”

“按理来说四贝勒应该对十四爷最上心才是,毕竟你们俩才是正儿八经的亲兄弟。他撂下十四爷不管,倒是去对着十三阿哥献殷勤……不知道的,还以为那才是他亲弟弟呢!”

德妃和十四阿哥倒是对这些风言风语的无所谓。

母子俩心里清楚得很,在早些年,四福晋和他们还不太亲近的时候,四阿哥与他们的关系更是寒如冰霜。

那时候十三阿哥已经和四阿哥很亲近了。

后来,随着德妃发现四福晋的好,十四阿哥也和四福晋熟络起来,这才使得四阿哥和他们母子俩关系渐好。

只是四阿哥依旧没有不管十三阿哥。

无论他和永和宫这边的关系如何,他依然待十三阿哥如初,和小时候一般要好。

说句掏心窝的话,倘若四阿哥因为和他们母子俩关系好起来,就弃了从小与他亲近的十三阿哥,那才真说明四阿哥是个薄情寡义的人,那他们母子俩才看不上他这种人。

正是因为,现在四阿哥和他们母子俩都关系好起来了,他却没有弃了十三阿哥不顾,而是每天一有空就陪着伤心欲绝的十三阿哥,反而更使得他们母子俩觉得四阿哥是个极好的人——最起码四阿哥对待亲人是真心实意的好。

德妃倒也罢了,在这后宫几十年,早已看惯了风雨,被人说个几次也没当回事,压根不放在心上。

倒是十四阿哥,年少气盛,被人说了几次后愤愤不平:“四哥和十三哥哪里不好了?凭什么那些人乱嚼舌根背后说他们?十三哥生母亡故,还不准人难过了?四哥去安慰他,又有哪里不行了?”

最后十四阿哥一掌拍在了桌上,怒吼:“气死我了!这都是些什么混账东西!长春宫的和永和宫的有什么分别?哦,非要十三哥也是在永和宫长大的,他们才能闭嘴么?”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德妃把十四阿哥的话放在心里一琢磨,忽然就有了主意。

只是这事儿还得皇上点头答应才行,她得先去把皇上说动了,方才能够行事。

德妃暗中思量着,因为说动皇上答应,得看时机,还得凑着皇上高兴的时候,再就是找个能够扯到这个话题的机会。

不然的话,以皇上的性子,很容易怀疑她另有居心,甚至可能会怀疑四阿哥另有图谋。

德妃明白这个事情越多人和皇上说,就越麻烦。

只能她来提,不能让四阿哥和四福晋在皇上跟前表露出半点的心思。不然成功的可能就非常低了。

德妃便没把这个想法告诉其他人,只自己一个人暗自琢磨起来。

这天正好康熙帝歇在了永和宫。

德妃晚膳的时候一个字儿没提孩子们,只笑说着宫里的一些趣事,逗皇上开心。

康熙帝难得有了个清静一点的吃饭时间。

在旁的妃嫔那边歇着的时候,也不知道怎么的,那些女人一个个的都很关心旁人的事情。

有的问起来福常在的安葬相关问题,有的问起来十三阿哥的事儿,有的还说四阿哥种种不是……

总之一个个的都能挑出来关于四阿哥和十三阿哥的错儿。

康熙也是真烦了,索性跑到德妃这边歇着。

他本以为德妃既然是四阿哥的生母,应当是会提起来几句这些事情的。谁知恰恰相反。

德妃一个字儿都没提。

旁人和这些孩子们无关的念叨个没完,德妃却一点都没提及,这让康熙帝有些高兴的同时,也很疑惑为什么。

德妃笑道:“臣妾知道皇上近日来辛苦了,想着皇上平日里诸多烦忧,到了永和宫再受到唠叨,就真是臣妾的不该了。臣妾只想着皇上好,旁的一概不管。”

康熙帝听了很高兴,就和她说了几句他的打算,顺口提到:“胤祥最近心情不好,朕想着他总在长春宫里独自忧伤,倒不如搬到阿哥所去。那边有他的哥哥弟弟们,处在一起说不定心情可以略微转换一下。”

康熙帝想,既然福常在已经不在了,那么养在她身边的十三阿哥倒不如去阿哥所住着。

毕竟十三阿哥还不到出宫立府的年纪,娶妻的事儿也还早。

如今最适合他去的地方便是阿哥所了。

德妃自然是早有了自己的主意。

她本来就在等皇上自己提起这些事儿,如今看皇上果然说了,还让十三阿哥去阿哥所而不是旁的嫔妃那儿,她的心里就更有底了。

德妃道:“十三阿哥自小也没在阿哥所住过,都是跟着福常在的。既然如此,他这样大了再去阿哥所反而不合适。”

康熙帝心中微动,知道她不会无缘无故这样说,不由问:“那你觉得该如何?”

德妃淡淡笑着,缓缓开口:“我倒是觉得,十三阿哥不如跟着我在永和宫住着。他和十四阿哥年纪相仿,兄弟俩也好有个伴。”

她刚才一开口,康熙帝就约莫知道了她的意思。

康熙帝轻声询问:“他这样可算是被你抚养了的,你考虑清楚。”

“这还有什么需要多想的?”德妃忍俊不禁:“十三阿哥又听话又上进,福常在把他教导得很好。我如今把他接过来,有他陪着十四阿哥一起,还能给贪玩的十四阿哥做个表率。我高兴还来不及,哪还需要多想?”

康熙帝一时沉默,没说好也没说不好。

四阿哥身边本来就有了十四阿哥这个亲弟弟在旁边协助了,倘若再多个十三阿哥……

他身边的助力也太多了些。

康熙帝倒是不怕四阿哥有其他的坏心思,这孩子心思正,他倒是明白的。

只是孩子们一天天长大了,身为帝王,他终究还有顾虑。

就在几个月前,他们即将去南巡之前,太子还找了他和他提起过八阿哥与佟国维私下里见面的事情。

而且八阿哥还拉拢了九阿哥十阿哥,作为助力。

康熙帝一直很烦恼这件事情,偏偏他私下里问过九阿哥十阿哥,两个孩子都十分推崇八阿哥,显然是不会放弃跟在他身边的。

前面有八阿哥这个前车之鉴,康熙帝对于四阿哥身边有两个皇子的事儿,就颇为顾虑了。

他正这样琢磨着,忽然间,身边佳人一声轻笑。

康熙帝便问:“你怎的忽然还高兴起来了?”

德妃笑答:“臣妾是想着,八阿哥身边时常跟着九阿哥十阿哥,如今四阿哥身边再能跟着十三阿哥十四阿哥,兄弟们都和和美美的,倒是宫里一道不错的风景。”

康熙帝侧身望着她:“你也知道八阿哥和九阿哥十阿哥亲近的事儿?”

“知道啊。”德妃道:“宫里人都看着呢。八阿哥和九阿哥十阿哥,分明是长在三个娘娘身边的,感情却这样的好。我就盼着啊,我身边的阿哥们也能像他们感情一样好,那就很好了。”

说到这儿,德妃仿佛想起来一件事似的,语气里带了几分心疼:“皇上不知道,四阿哥现在一进宫,快速给我请个安,就急急忙忙去长春宫。我和他说了,你可以直接去长春宫看十三阿哥。现在情况特殊,他不来我宫里请安我也没关系的。可他偏不,非要先给我请安再去找十三阿哥。两个宫离得那么远,也不知道这孩子那儿来的力气,天天这么奔波,一点都不嫌累。”

德妃适时叹了口气:“他不嫌累,我却要心疼自己儿子的。恨不得十三阿哥直接住在永和宫,倒是不用他来回地跑了。”

这话倒是说得康熙帝心里一动,有了另外的主意。

八阿哥的生母出身低微,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即便是八阿哥交给了惠妃养着,这个事情也是无法更改的。

而且八阿哥这个人有些凉薄,与惠妃不太亲近,与卫答应也不算亲近。

可四阿哥不一样。

四阿哥出身不算太低,最起码比八阿哥好许多。而且,四阿哥是养在先皇后佟佳氏身边的,身份自然不同旁人。

更何况,四阿哥的生母是德妃。

四阿哥重情义,不止和先皇后佟佳氏十分亲近,在佟佳氏过世后,他尊重生母德妃,待德妃又很亲厚。

更何况,从小四阿哥就养尊处优拥有了身份和地位,不似八阿哥似的需要处处筹谋。

八阿哥需要谋划才能得到想要的一切,可是四阿哥不同,四阿哥从出生起就不需要作这样的谋划。

所以,八阿哥拉拢的九阿哥和十阿哥,都是身份高贵的两个皇子。

可四阿哥不同。

四阿哥从小就照拂着的十三阿哥,实际上是极其不得宠的——十三阿哥的生母是章佳氏,章佳氏诞下皇子多少年了都没个正经位分,算是身份低微了。而十三阿哥虽然功课好,却也只能得几句赞赏而已,最多加一些奖赏。

试问四阿哥疼爱这样的十三阿哥,有什么好处?

因此,从头到尾,八阿哥的所作所为和四阿哥的所作所为,就不是同一个路的概念。

即便是十三阿哥养在了永和宫这边,四阿哥也只会为弟弟高兴而已,不会有旁的歪心思。

而且德妃这个人也素来是与世无争的。

她已经有两个儿子了,还是亲生的。就算多了胤祥在她身边,她也不会谋求什么,应当只是想替四阿哥要个弟弟过来陪着而已。

毕竟福常在过世后,十三阿哥消沉至极。

四阿哥为了安抚十三阿哥,整天进宫都是往长春宫跑,连永和宫这边都快要顾不得了。

偏偏四阿哥重情重义,每次去长春宫之前,都还不忘先往永和宫这边来给德妃请安。

做母亲的心疼儿子两边跑,直接想让十三阿哥住在永和宫,这样四阿哥就不用两边奔波,这种心情也是可以体会的。

康熙帝这么一想,心里就顺畅了。

他拍了拍德妃手背,温声说:“既然如此,那胤祥就在你宫里住着吧。”

德妃欢天喜地行礼谢恩:“臣妾就替四阿哥谢过皇上了。”

康熙帝到底是疼爱自己的孩子的。

这天晚上说好了十三阿哥以后由德妃来抚育,第二天一早,他就让梁九功去长春宫传了圣旨,让十三阿哥尽快搬到永和宫去。

这事儿引起满后宫的轰动。

就连宜妃都忍不住感慨:“德妃怎么说动了皇上的?她怎么敢的?”

就不怕皇上一个怪罪过去,以为她有其他的谋算么?

惠妃也是呆住:“这人……也不嫌麻烦。”

多一个儿子,就多操一份心,说不定还多一个惹事精。比如她养着的八阿哥就是这样。

本来她的延禧宫安安静静挺好的,偏八阿哥就搞出了一个爱惹祸的八福晋娶过来。

众说纷纭。

对于此事各人都有各人的看法。

不过所有的观点汇聚到一起,就是——德妃胆大心细,还真敢去求。

皇上也是真惯着德妃,居然就答应了!

就在宫里对此事议论不休的时候,胤禛和珞佳凝两个人闻讯进宫了。

夫妻俩到了永和宫后。

胤禛二话不说,直接朝德妃行礼:“多谢母妃为十三弟考虑至此。儿臣替弟弟谢过母妃了。”

而后他忍不住问:“母妃怎的冒险这样去求皇阿玛?不怕被皇阿玛责怪么。”

他知道皇上一向多疑,德妃这样养着十三阿哥,势必会引起皇上的疑虑。

皇上会答应,算是个奇迹了。

而且德妃也是真的嘴严,一直没对他们夫妻俩透露半分消息,不声不响就把这件事给办了。

不然的话,他们夫妻俩定然要旁敲侧击帮助德妃的。

德妃没料到儿子这样担心她。

“不用担心我,我当时想着,能成最好,不成也就不过我一个人受到皇上猜忌罢了,不会拖累到你们。”

她笑说着,扶了胤禛起来:“至于缘由,我也没考虑太多,不过想着你和他本就像亲生兄弟似的亲近。如果让他住在我宫里了,你们俩也算是名正言顺的亲兄弟了。往后你疼爱他多一些,旁人也不能多说什么。”

仅此而已。

胤禛当着德妃的面好似表现得中规中矩,听了德妃的话后,先是认真行礼谢过母妃,又陪着德妃吃了顿饭。

等到一走出永和宫,胤禛刚才绷着的脸色就有点崩了,眼睛里居然有了点点的泪光。

可是他怕被人发现,就一直都忍着,不停地仰头看着太阳,好让自己的神色看上去没有什么出格的。

珞佳凝发现了他的异常,拉着他到了他们俩的马车那边,夫妻俩一同到车上说话。

胤禛之前一直隐忍着的泪水,这个时候方才无声滑落。

珞佳凝只当自己不知,把手帕默默给了他。

而后,她把目光调转到车窗的方向,由着他自己擦拭。

她知道这个男人硬气得很,轻易不肯在人前示弱。

现在的他,肯定不希望让她看到他软弱的一面,所以她只装不知道,沉默陪着就足够。

珞佳凝正数着车窗棱上雕刻的花纹时,忽然肩头一沉,居然是胤禛俯身,轻轻靠在了她的肩上。

珞佳凝就放松了身体靠在车壁上,由着他靠着他的肩,轻声问:“四爷好一些了?”

“嗯。”胤禛的声音犹还带着哽咽的强调:“说实话,我没想到母妃会为我考虑那么多。从小到大,我都没想过母妃能为我着想,把我真的当成亲生儿子一般。”

他没跟着母妃长大,不似七妹妹和十四弟那样,得了母妃从头到尾的极致宠爱。

所以他想着,母妃能对他温和一些已然是难得了的。他并不强求许多,只希望这样和睦的日子继续下去就很好。

谁知今日他才知道,母妃居然也会为她筹谋许多。

不为别的,就是为了他不用再两边奔波,就是为了他和十三弟能够真正好好相处,还为了他不至于被宫里其他人非议。

所以母妃顶着风险,硬是向皇阿玛求来了皇阿玛的点头同意,让十三弟也跟着母妃在永和宫住着。

“我不知道她这件事谋划了多少,也不知道她在皇阿玛跟前经历了皇阿玛怎样的质问。”胤禛的声音发堵发涩,语气却都是欢喜:“可她居然真的那么做了。”

没有别的任何缘由,只单单为了他。

就做了这样颇为“危险”的事情。

胤禛心里的高兴是难以表述的。

就好似一个在外头流浪了许久的孩子,一直不知道母爱是什么。忽然有一天,他发现自己来到了母亲的身边,得到了自己期盼已久的母爱。

那种心情,难以表述。

即便他现在二十多岁了,依然为自己那种求而得到的满足感激动不已。甚至不由自主眼睛发酸,想要落泪。

以前的他,特别喜欢长春宫,特别喜欢章佳小主和十三弟之间的那种母子亲情。

后来他才知道那种“喜欢”里头,其实掺杂了一些些的“羡慕”的滋味。

所以他一直希望可以帮助那对母子俩,希望感情纯真的那母子二人可以得到一个好的结果。

可是福常在走了,十三弟的天也塌了。

他必须扛起一切让十三弟重新振作起来,不然的话,福常在在天之灵也不会安心。

现在他自己也得到了这样关爱他的来自母亲的爱护……

胤禛的心里当真是五味杂陈,无法用言语表述。

他明白自己有些失态了,甚至于太过激动而指尖发抖。

正当他想缩回手,遮掩住发颤的指尖时。不料指尖一暖,竟是被握住了。

珞佳凝没有去看胤禛流泪的模样。

她知道他的骄傲,不愿意被她看到这样的他,所以她尊重他。

珞佳凝只是默默地倾听着他的心声,默默感受着他的情绪,又默默地握住他的手给他以温暖。

胤禛知道她一定是明白他的。

所以他倾诉过后便沉默下来平息着自己的情绪,又用力握住了她的手,紧紧地与她十指相扣。

他明白,只要有她在,他就永远不会孤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