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26章 暴论(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从公义角度来说,刘大炮倡导搞包税制,是为了改变这个国家一些行政习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来完成税务改革,行政改良,最终引导资本主义发展,建立现代社会制度,让国家长治久安。

毕竟严格来说,其实赵匡胤和赵匡义兄弟俩的北宋改革虽然其行政体制确实是比晚唐五代要好一些,但其实真的还远称不上改革成功。

否则也就不会有北宋后来磨磨唧唧没完没了的变法了。

但其实往哪变,他也不知道,毕竟这是没有历史可以借鉴的,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至少税法领域开的是历史倒车,明朝几乎是唯一一个发行下来的货币与废铜烂铁差不多的王朝,民间百姓不得不完全使用贵金属直接交易,甚至八竿子打不着的西班牙鹰洋都比朝廷官方货币都远比官方钱币的信誉值要高得多得多。

清朝就更不用说了,照比明朝也是一次全方位的大退步。

说宋朝是古代政治经济制度的集大成者也不为过了,就是这个集大成本身也是千疮百孔而已。

至于清朝之后的政治经济制度,这要是贸然搬来古代社会,天下大乱几乎是百分之百的事,十之还会成为粪坑国家。

当然,他也不是皇帝,这种事儿他最多只能做到影响,说了又不算,其实完完全全就是搂草打兔子,他压根就不是那种居江湖之远却心忧天下的人。

于私,接受招安才是他的主要目的。

扬州城本来就占据了全国税赋的三成甚至四成,自己接手之后通过包税法再涨一大截,即将达到五成以上。

掌控一个国家五成以上的税赋是什么概念

这本就不应该是“人”所能掌握的权力,但是如果招安他,是不是事情一下子就简单起来了呢

三司,为什么不干脆收编了义字门,搞个第四司呢

刘大炮就勉为其难的当个第四司的司长,凭借扬州的基本盘混个当朝高官,就算乱世来临,做个冯道那样的乱世不倒翁,岂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么

说真的五代十国的人物里刘大炮最崇拜的就是冯道了,历经四朝十帝的乱世不倒翁,熬死了十多个皇帝,还怼过柴荣,一直活到七十多岁才寿终正寝,实乃是刘大炮这种混子人的毕生追求。

他,是真心实意的只想过太平日子啊。

否则也不会大包大揽的在包税的第一年就喊出两千五百万的高价了,事实上他哪怕是只喊个一千万左右,朝廷大概率也会捏着鼻子认了。

这也是郑鑫所不能理解的地方。

因为事实上眼下这么个时候,天下人但凡是有点脑子的,谁不把他刘大炮当个野心家呢

就眼下这么个乱世,真的很多人都已经把他归类于刘邦之流了,更甚至于有些江湖同道已经称呼他刘大炮为小刘邦了。

别让刘大炮知道这个外号是谁传出来的,否则他非得把这个造谣者千刀万剐不可。

眼下刘大炮与这郑鑫论政,说的也都是实话,但郑鑫却是只当他放屁了。

面对着挑战他三观的暴论,稍加思索,便反驳道:“中央集权,才是王朝稳定的真正基础,如你这般做法,岂不是要将郡县制重新拖回到分封制,如此,岂不是开历史的倒车么”

刘大炮闻言故作诧异地道:“呀你也认为回归分封制是开历史倒车么我还以为你们读儒学经典的人都推崇今不如古呢。”

“哼!老夫是财相,不是腐儒。”

刘大炮笑着道:“首先,中央集权并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且不说隋唐以前的四百年乱世,隋唐在国家扩张到尽头,停止了对外战争之后,国内矛盾几乎是立刻就爆发了,从安史之乱算起一直到今天,也快三百年时间了,我可不认为这三百年是什么长治久安。”

郑鑫直接插话反驳道:“天下动乱的根源就在于节度使权柄太盛,除军权之外又握有了财权!”

刘大炮却忍不住嗤笑道:“我发现你们这些读圣贤书读傻了,或者说读圣贤书读得太窄的人的这个脑子啊,怎么是呢,你们始终意识不到,或者说是不愿意去相信,这个社会,没有一天是没有矛盾的这个现实。”

“这世上从来就没有过所谓的太平盛世,我们这个民族,这么多的人口,这么大的疆域,每天,每时,每刻,都有着剧烈的社会冲突与撕裂,内斗其实是永恒的,所谓的太平盛世,其实全都是暂时,甚至是虚假的。”

“在我看来,至少中唐时期的节度使拥有财权不是什么怪事,坏事,相反,他们如果没有财权才是真正的天下奇观,社会发展自有他的底层结构,尊重底层结构才能让社会永远的长治久安,而一味的忽视客观事实,盲目的推崇中央集权、君主集权,反而才是朝廷真正的动乱之源。在我看来,安史之乱中的反贼并不是安禄山,相反,应该是李隆基才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