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5章 订货(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苏应民手里拿着一份报纸回来了,“你怎么回来了?我以为你走了。”

叶昭反应极快,她淡定笑道:“我不是说给你找证据去了吗?”

“你找了什么证据?”

“等等你就知道。”叶昭坐下,“苏叔叔,我给力帮你找证据,你也要给力,清君侧!”

“你懂什么清君侧?小孩子!今天中午在这儿吃饭。”苏应民笑着走到门口,叫刘秘书打多一份午饭。

没多久,刘秘书送了两铁盒的饭菜进来,有啤酒鸭和豆芽,叶昭肚子饿了,吃得欢快。

“这肯定是领导特餐吧?我听说工人餐,又难吃又没油水。”

苏应民说她:“小小年纪,什么都懂。以后你要真的来管理这个厂子,你可不能那么精,要适当装糊涂,水至清则无鱼,明白吗?”

叶昭瞥他一眼,这是提前给她洗脑吗?

“等我有钱了,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谁要来管这个破厂。”

“口气挺大。”

叶昭微笑着,埋头吃饭。

白韵萍急匆匆走到门口还没进来,便瞥见了叶昭,她现在看见叶昭就想躲着走,结果还是被苏应民看见,把她叫了进来。

“什么文件?”

“薪资调整表。”

苏应民放下筷子,拿过来看,“张主任他们这几个加薪幅度不小啊。”

“他们办公室上次评了优秀。”

“行,你放桌上,我等会儿看。”苏应民话音刚落,广播窸窸窣窣播放着杂音。

来了。

叶昭给苏应民一个眼神,苏应民这老狐狸秒懂。

广播里有个女声撒了个娇,一个男的说了句什么,白韵萍耳朵尖,她一下听出来是谁的声音了。

“冯志远在搞什么?”

白韵萍以为是男女不正当关系,正要出去,估计是想叫人赶紧去阻拦,被苏应民叫住,“白经理,你别管!”

“苏总,这太败坏风气了!有小孩在这儿呢。”她看了看叶昭。

叶昭不搭理她。

广播的声音越来越清晰,只听高月月说:“走开点,不跟你玩了,我还饿着肚子没吃饭呢。”

冯志远:“等你广播完,我请你吃饭。”

高月月:“去吃食堂饭啊?不去!难吃死了。不是说食堂要换人了吗?什么时候换?”

冯志远:“换什么人,也就一开始请个把月大厨来掌勺,后面还不是换汤不换药。我们不吃食堂,去外面吃。”

高月月:“哎,换汤不换药什么意思?”

冯志远:“这事不好说,哥带你到外面吃就行了,你管这个干嘛。”

白韵萍听着直冒冷汗,广播室没电话,她这个时候就算冲过去,也来不及了。

高月月单刀直入:“我明白了,我都听说了,你们这次安排了好几家来围标,要把食堂承包权拿下来,是不是?你有份吗?冯哥,你发财了可不要忘了我。”

冯志远:“你听谁说的?”

高月月:“好几天前就有人议论了,说你们偷偷发通知要补充资料,把通知贴在犄角旮旯里,就是为了不给别人看见,你们自己好安排人围标啊。不是吗?”

冯志远紧张了:“你们别在私底下传这些话。这事跟我也没关系,领导让我干啥我干啥,发财的又不是我,领导吃肉,我能喝口汤就不错了。”

高月月果然是聪明人,她精准捕捉信息:“你领导究竟是哪个呀?白经理还是张主任?”

白韵萍一听脚都差点软了!心里只有一种呼声:“完了!完了!”

冯志远嘿嘿笑了两声:“都是我领导!白经理张主任不都是一家的吗?说这些!他们都是皇亲国戚,我们是小国寡民。”

高月月:“那你们招标纯粹就是走流程呗,那有什么意思?直接包给老板亲戚做不就好了吗?搞这么多麻烦事,害得我还挺期待这次食堂改革的。白期待了。”

冯志远:“没办法呀,以前食堂都是厂里花钱,现在的改革,明面上是为了改善伙食,实际上是厂里少花点钱,工人多掏点,厂里高层领导乐见其成,他们都不管这种小事,睁只眼闭只眼……”

声音突然停止,可能是被人敲门打断,也可能是高月月看见目的已经达成,她把广播关了。

白韵萍声音颤抖着,“冯志远在胡说八道!我从来没管过食堂外包的事,都是张主任在管。”

她在自保。到了这个地步,只能弃车保帅了。

苏应民抿着唇不说话,叶昭继续吃着她的啤酒鸭,完全置身事外,“要是有汤就好了。”

一阵急急的高跟鞋脚步声传来,刘秘书跑过来说:“苏总,工人在食堂里闹事。”

“知道了。”

之后的事就是,白韵莲表弟张强这个办公室主任下台了,冯志远被开除,高月月失去了广播播音员的肥差……

食堂承包权重新招投标,工人一人一票选择承包商。

叶昭吃了饭就赶回去重改报价。

她把原先报价4毛的价格抹掉,重新报了个5毛2分的价格,厂方出资4毛9分,工人每餐1分。

1分钱吃饭,屁股决定脑袋,她不相信工人不选择她这个方案。

结果也正如她所料,几乎99的票,都投给了李正新秦月娥团队。

就这样,叶昭在暗中操作,拿下了艾琳玩具厂食堂的承包权。

她的目标从来都不是艾琳玩具厂,更不是艾琳玩具厂里的食堂,但她现在急需一个大血包,食堂就是她目前最合适的血库。

现在她的资金基本上都压在了厂里,她得想办法先去一趟西山。

她要跟宋荣记合作,就必须早点去西山订够足量的西山小黄姜,她要跑一趟西山,大概估算要多少订金,才好回来想办法从血库里筹钱。

自从知道苏应民把三个女知青的合影照片烧了之后,叶昭心里就有很大的疑问,她之前想要去档案馆的事,又被她重新拎了出来。

去西山的前一天刚好是周四,叶昭又去了一趟档案馆。

档案馆终于开门了,工作人员问她要介绍信,没有介绍信,不给查阅。

叶昭不懂:“什么介绍信?”

工作人员不耐烦道:“你的单位介绍信啊。你为什么要来查资料?凭什么查资料,得有工作单位介绍的才可以。”

“我还是学生。”

“学生查不了。”

什么破规定?叶昭想了想,耐着性子问:“学校出的介绍信可以吗?”

“那得你们学校愿意出介绍信,你一个学生,又不是职员,学校为什么给你开介绍信?走吧,别耽误我们下班。”

这人态度可真恶劣!才五点不到,就想着下班,要是再晚几年,有服务投诉机制,叶昭准投诉她。

这事不好办,她还得想办法搞一个介绍信。

从档案馆回来,叶昭跟巧姨说她准备去西山一趟,估计要两三天才能回来。

巧姨正剥黄豆准备煮汤,她问:“哪个西山?西山小黄姜那个西山吗?”

“对,距离深城不算远,我查了,有长途汽车直达,四个小时能到。”这还是因为没有高速公路,等有高速公路之后,估计一个多小时就能到。

“这么远啊,你去西山干什么?”

“我去订购小黄姜。”

巧姨忍不住笑了:“你干啥?你要摆摊卖姜啊?”

“那你支持我吗?”

“真摆摊啊?支持!你干什么我都支持!你这叫自食其力,你这个觉悟好。”

叶昭洗完手出来帮忙剥黄豆:“我上次在大剧院表演的时候,遇见了宋荣记的宋太太……”

巧姨诧异:“港城那个大名鼎鼎的宋荣记?”

“对啊,他们家就是靠卖姜糖起家的嘛,他们家姜糖只用西山小黄姜来做,别的姜做不出这个味道。”

“这个我知道我知道。你遇见宋太,然后呢?”

“我给她留了联系电话,她今年会找我来采购小黄姜。”

“真的?”

“真的。”

“她为什么找你买啊?”

“今年小黄姜会出状况,她到时候买不到姜,肯定会来找我。”

按照原著所说,宋荣记老板和人对赌,赌的就是宋荣记今年的业绩,本来他们预计今年11月中旬业绩就能达标,谁知他们订购的小黄姜出了状况。

没有姜就产不了姜糖,12月大批海外新年的订购逾期,交不出货,赔了大笔钱,导致最终业绩没达标,对赌赌输之后,宋荣记老板失去了宋荣记的控制权,从此家道中落。

而对赌赢了的那一方,是没落豪门钟氏,也就是骆申继母娘家,钟家因为获取了宋荣记控制权,整个家族运势逆转,后来涉足商业地产,赚得盆满钵满,也成为了骆申继母最强大的后盾。

叶昭没办法跟巧姨说明具体原因,只好忽悠她:“我找人算过了,算命先生说,我今年会遇到两个贵人,一个是姓曾,一个姓宋。我今年会发一笔横财。”

巧姨忍不住哈哈大笑:“我不就姓曾吗?”

“是啊,所以你是我的贵人啊。”

“天天逗我开心。祥崽要像你这样就好了。”巧姨把剥好的豆子端进厨房,“今晚喝黄豆汤,喜欢喝吧?”

“喜欢!”叶昭往房间里走去。

“我问你什么,你都说喜欢。”

回房后,叶昭开始收拾东西,她现在手里只剩下两千块钱了,她准备都带去,怕路上不安全,她想着还是把钱缝到贴身的衣服里。

晚上吃饭的时候,巧姨又道:“我想了想啊,西山那一带车匪路霸特别多,你一个人去我不放心。”

曾祥想都没想:“我陪她去。”

“不行。”巧姨一口否决,“你一个小男孩,她一个小女孩,看着就不成熟好欺负!你以为在曾屋围?这里你称王称霸没人管你,在外地可不行。”

“有什么不行的。带上家伙呗。”

叶昭笑道:“没事。我从宛城那么远,带着一个拖油瓶我都来了。”

“坐火车去的地方和坐长途汽车去的地方不一样。现在多少车匪路霸,半路抢劫的事,每天都上新闻,西山又是个特别排外的地方,你一个人去我不放心,我陪你去。”

叶昭没想到巧姨这么暖心,她有点受宠若惊,“那不好吧,巧姨你跟我出去,那祥崽……祥哥一个人在家怎么办?”

“他又不是三岁小孩了,让他去肥婆英家搭伙吃饭。”

巧姨决定了之后,不容两个孩子反对,就在饭桌上决定了。

就这样,第二天一早,巧姨和叶昭坐上了去西山的长途汽车。

这次坐车经历比上次好点,因为是上午,没有那么热,车上的乘客也不多,而叶昭身边上次有个拖油瓶,这次她自己成了拖油瓶。

这边路刚修好,还挺好走,巧姨手上拿着一把小折扇,她给自己也给叶昭扇着风,路上的风景,很是怡人。

看着外面一大片的菜地,巧姨说:“这是东山,这里水土好,种的大萝卜可好吃了。以前有句话叫做‘东山萝卜,西山姜’,这两个地方的人,在古代都是很有钱的。现在嘛,反而落后了,特别是东山,西山还有知名的小黄姜,东山只有菜。”

叶昭:“他们也可以卖菜啊。”

“菜跟姜不一样,姜可以存储,菜今天不吃,明天不坏后天都坏了。”

“萝卜不也可以存挺久的嘛。”

“萝卜种的时间久,还不值钱。西山小黄姜能卖几毛钱一斤,萝卜也就一两分钱。差几十倍的价钱呢。”

那倒也是,叶昭不懂这些,她今天只是冲着姜来的,她也只研究了小黄姜。要不是原著写了西山小黄姜,她连西山小黄姜都不知道。

中午十二点多到的西山,从长途汽车站出来,对面就是卖小黄姜的市场,市场最外面有好几家打着出售西山小黄姜牌子的店铺。

她们问了好几家,都说没办法提前预订,想要今年的新货,得10月11月,直接来买。

问为什么,又都不搭理了。

后来她们找了一个在边边角角的小店铺,店里摆放着泡姜和姜糖,她们借着买姜糖,问店家能不能订购今年的新姜。

“没办法订购,你10月底直接来买。”又是这句话。

“给钱也不能提前预订吗?”

“现在不是给钱就有货。今年大部分姜农的货都订出去了,到时候我都不知道能不能收到货来卖。怎么预订给你?是吧?”

叶昭:“都被谁定走了?”

“一开始是港城来的发哥在订货,后面宋荣记也来了,他们各自定了好几个村子的货,基本上把货源都订光了。”

宋荣记也直接来订货?

原著里,宋荣记是直接从中间商那边拿货的,为了应对这次的对赌,他们提前跟中间商订了足够多的小黄姜,谁知道最后中间商失信,没办法给他们供货,而市面上的小黄姜也都被对赌的另一方钟家提前安排人买走了。

这最终导致了宋荣记的悲剧。

叶昭可以理解,发哥应该是钟家安排的人,那宋荣记怎么这次也直接到农家订货呢?

巧姨叹了一声,“我看没机会了。宋荣记自己订了那么多小黄姜,直接采购,一手价,便宜很多。”

那不一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