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Chapter14(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chapter14

1835年的夏季,欧洲新闻热度榜上,《欧美人少的四十九个理由》当仁不让占有一席之地。

最开始,巴黎人从报纸上获知“鲁滨逊二世”出新书了。

兰茨先生新书发布的专题采访中,主要回答了三个问题。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为什么选择先出法语版?最后选择与出版人弗兰索斯·皮克合作的契机。

书如其名,记录一些与令人重伤死亡相关的博物学趣闻。通过阅读,读者们在亲近大自然时能够提升防范意识。

珀尔就以气步甲虫的火炮属性举例。

而托词书中内容多是教父母身前所传授,出这本书是为了纪念海难中死去的人。

有关为什么先出法语版的提问,不必把《伦敦时报》主编艾伦的唯利是图写得太明白。毕竟,书总会出英文版卖到英国,做事要留一些余地。

珀尔提到巴黎新势力出版社之所以更能打动她,因为这里有令人无法拒绝的黛堡嘉莱巧克力。

塞纳河左岸的圣佩尔街,19世纪初开设的这家巧克力店深得法国皇室喜欢。它家的可可豆,在巧克力制作者的手中被混合出了最佳的比例。

选一块送入嘴,口腔的温度最适合巧克力融化。

含五秒,等到它的表面稍稍融化。再微微张嘴开,让空气入嘴,咀嚼过程中,当两者充分混合,巧克力的味道与芳香彻底在口中释放。1

那一瞬,仿佛闻到了可可树原产地,南美洲热带雨林的自然气息。

仿佛乘坐独木舟随波荡漾在塞纳河上,听到来自西缇岛巴黎圣母院的钟声响起。声音直达灵魂,巧克力香也就激荡着灵魂。

出版人皮克在初次商谈合约时,送上了这样一份巴黎的美味。

珀尔尝到了令人迷恋的幸福味道,这是在伦敦没有过的体验。

她似不经意举了个例子,曾经也与《伦敦时报》的主编商谈过出版书籍,但很可惜对方没想到美食诱惑。

她自嘲是被美食蛊惑,才会当场答应皮克签约。也是感谢皮克作为引路人,为她指路如何前往通向巴黎的众多美味餐馆。

请原谅一个人在在荒岛生存两三年,无法不为巴黎的美食动心,想停留更长一段时间。如此一来,签约巴黎新势力出版社,先出版法文版,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本来,英法两国关注这个新闻的人群快要捋袖子隔空吵起来。

但这个理由一经刊登,让知道真相的与不知道真相的都陷入短暂的沉默。

谈到美食,英国就在法国面前矮了一大截。

比什么比,用炸鱼薯条吗?根本打不过,不用走流程,可以直接认输了。

沉默过后,各种情绪爆发。

巴黎一群人去书摊排队买书。

伦敦有一群人寄信到「巴黎新势力出版社」,询问英文版到底什么时候出?

还有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其他国家,要求出多语言版本。

不是人人都会法语,但这个时代对探险博物故事感兴趣却是全球常态。

读者,买到书就能满足。

各家媒体不会错过蹭热度,报刊杂志上纷纷刊登出对于兰茨先生新书宣传词的花式解读。

这时,被直接点名的艾伦,在《伦敦时报》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珀尔在新书宣传采访中,没有一字半句表明与艾伦就稿费分配谈崩了。

但也直接点名时报主编曾经来谈过出书,最终因为这人无法打动自己而作罢。

此话用词看似模糊,但足够让内行人看透真实原因。

伦敦报社出版界有十几家与珀尔有过接触,也都清楚为什么不是英文版先出现,就是稿费没谈妥。此次珀尔特意指名艾伦,没有提其他人,一定是这位主编压价最过分或者态度最为恶劣。

《伦敦时报》报社老板率先向艾伦发难,责备他年资渐长却办事越发没分寸。明知珀尔·兰茨热度正盛,怎么能把一本注定销量爆火的书籍出版权给弄丢了?

就算给珀尔多些稿费又如何,也就是报社少赚一些,比现在一枚硬币都没要好。艾伦就是太贪婪,因为报社方面赚得多,给到促成这笔合约的功臣红利也就多。

“全都是狗屁!”

艾伦将一摞报纸狠狠摔在地上。气得脸都变形了,呼吸间更是像一只鼓气的丑青蛙。

只见散落地面的报纸有着这样的标题:

《“鲁滨逊二世”最真性情的绅士》、《爱吃美食的都是好人》、《因为巧克力而痛失出版权的伦敦时报出版社,问英国食物什么时候才能站起来?》……

自从珀尔为宣传新书的采访报道刊登,之后半个月热度不减反增。

很多报纸杂志主动跟进,纷纷发表相关社评,这一波热度蹭得销量就起来了。

艾伦作为《伦敦时报》的主编,一边挨训被扣奖金,一边不能对这个热议话题视而不见。

他倒是想大骂特骂,可是要说什么?把自己的事复述一遍,让人们看清自己有多恶劣?

这肯定不行。

信口雌黄,明褒暗贬吗?

艾伦也做不了,老板不允许。

报社老板看了《欧美人少的四十九个理由》法文版,客观评价是写得很有趣,兼具畅销元素与扎实知识的书籍。

书中科普了一些看似离谱少见,实则真实存在也有大概率遇到的自然界危险。全书行文通俗易懂,没有一句诘屈聱牙的描述,很容易被大众阅读。

珀尔的特殊经历让这一爆红过程不可复制。

先有名气,再有实力,是能走得长远的一位畅销书作者。

报社老板估测出珀尔不是一闪而逝的流星,哪怕没签到这此新书的英文版,但还能有下一本书的机会。

艾伦很想说没可能的,只要自己还做主编,小白脸就不会同意与报社再签约。

之前是他看走眼了,真以为小白脸是一个正直的好人,那就能毫不费劲地让人掉坑里。

谁想到小白脸心机深沉,表面一套背地里又另一套。

反手就给他狠狠一刀,打得他措手不及,也根本没有还手余地了。

这种人能不计前嫌与《伦敦时报》出版社再合作?不可能的,除非报社方面支付超乎寻常的代价。

艾伦不能对老板把话说明。

他心里清楚,自己是人到中年,能力本领达到上限。真要二选一,比起日进斗金的珀尔·兰茨,谁会被报社被老板毫不犹豫踢出局,那不能更一目了然。

因此,再多怒意与憋屈只能咽下去。

对于要怎么跟进报道,只能装糊涂地蹭热度。

艾伦在报纸上刊登了伦敦十大美味甜品店的榜单,像是回应了珀尔的美食签约论。

似乎劝说鲁滨逊二世不要全面否认英国食物,回头试一试,别被巴黎美食妖精勾到流连忘返。

‘叩叩叩——’

敲门声响,就听马龙在外问,“主编,您找我?”

艾伦一听到马龙的声音,那股子憋屈怒火又窜上来了。

他就是在迁怒。谁让马龙与珀尔相熟,而早就忘了感谢是马龙写出的专访极大拉动一波报纸销量。

把扔到地上的报纸都捡起来,又是努力控制住气愤到扭曲的表情。

这才装作和蔼和亲地给人开门,“你来了,快进来。这一个月怎么样?外出采访任务累吗?”

“主编,您有什么吩咐?”

马龙本能地不安,对于艾伦突如起来的关心没觉得荣幸,而是背脊发毛。但不敢表现得明显,只有脚趾在皮鞋中动了动。

这个月他忙不忙,艾伦作为布置工作的人难道心里没点数?

一年半前,初入报社,他被分配的采访工作都是去伦敦脏乱差的区域。

上个月初返回伦敦,照理说对珀尔专访报道火爆后,就该谈转正的事了。

但艾伦拖着没办理,说是等到下个自然月再签。

这一个月内,给安排的采访任务岂止涉足伦敦危险地带,而且又繁琐又累人,比刚刚实习时更加辛苦。

马龙本来不确定是不是上司针对了,毕竟艾伦看起来和颜悦色。

等珀尔的新书在法国率先出版,报道中的美食签约论一出,他明白其中必有内情。

他是恐惧社交,但又不是傻。

好歹做了一年半实习记者,其中一年在海上飘着,在尼亚号上长了很大一波见识。

对于珀尔在新书宣传的报道为什么单独点名主编艾伦,自有一番推测。

肯定是艾伦压价太狠了,才让人俊心善的兰茨先生点名批评。批评又怎么了,措辞那样温和,假借美食之说都没讲一句重话。

艾伦却心胸狭窄地搞迁怒!

马龙发现了真相,由于自己与珀尔较为熟悉,成了主编商业谈判失败后的隐性出气筒。

凭什么啊!这让他对顶头上司的不满情绪一天天增加,但想在伦敦讨生活,只要还在《伦敦时报》工作就不得不忍下这鼓气。

今天,艾伦的态度变得更加善了。难道一个月过去,记起来要与自己把转正合约签了?

马龙却谈不上有多期待了。一年多前,他甘愿登上尼亚号,冒着海难危险完成采访任务。

本来心心念念要转正,但现在情况都变了。确定主编艾伦的人品极差,唯利是图、不懂感恩、捧高踩低,真要在这种人手下一直做事吗?

艾伦瞧着马龙一副小心甚微的模样,上上下下打量他了许久,认为这个实习记者没胆量违抗自己。

“找你来,想聊一聊转正的事。本来该签合约了,但老板最近不太高兴,因为错失与兰茨先生的新书出版权。

马龙,你与兰茨先生相识,你怎么没意识到立功的机会来了。去做中间人说和一下,让报社做《欧美人少的四十九个理由》英文版的出版社,哪怕是合作方之一也好。”

艾伦预测珀尔同意的可能性很小,但事关自己被扣的奖金,总要想办法争取一番。

拿捏着马龙的实习转正权,何必好好利用,叫马龙利用人情去疏通。一旦珀尔心软同意,自己被扣的奖金就能回来了。

“你放心,这事不让你白做。”

艾伦绝口不提具体金额,就是先把大饼给画起来。

“等转正合约一签,报社拿到了联合出版权,肯定会给你一份奖金。”

马龙垂下眼眸,心里就一句话。

——中年老秃头,我信你个鬼!

一个月以来,艾伦因为迁怒,不把说好的转正合约办妥。那是一年前就说好的事,实习记者有了一篇爆款采访就能转正。

现在又叫他卖脸拉关系,说是给奖金,鬼知道一年后能不能给出来。

“主编,我和兰茨先生不熟。虽然在尼亚号上同航半年,但各住各房,没太多交谈。”

马龙一字一句都是真话。他不喜欢社交,就算珀尔态度温和,他也不会厚脸皮每天都凑过去聊天。

何况,珀尔有正经事做要写书,做人有点分寸就知道不该多去打扰。

艾伦恨不得敲一敲马龙的脑袋,听听里面是不是装了水。

这小子果然没出息,以他不善与陌生人谈话的性格,根本就不该做记者。

“没关系,你已经成功做了一篇专访。”

艾伦心口不一地安慰,“有这层关系在,主动请兰茨先生吃顿饭,多聊聊就熟络了。”

马龙想起上个月伦敦港与珀尔匆匆道别,两人本来约定七月底聚餐,但原定的计划推迟了。珀尔从巴黎寄来信,说最近不回伦敦,忙着搞新书宣传。

“请吃饭?我不知道兰茨先生在哪里。”

马龙自认没说谎,确实不知道珀尔的具体行程。

分开时,他留了租屋地址,而珀尔又没固定住所。信上就说等忙碌告一段落,会再寄信确定见面时间地点。

艾伦闻言心头一梗,想当场砸一个地址到马龙脸上,可是阴险小白脸以前住的查令十字街旅店退房了。

现在通过报纸知道珀尔·兰茨在法国,具体情况却不得而知。读者想联系,也是把信寄到巴黎新势力出版社。

“明天,你就去法国的巴黎新势力出版社,能想办法当场约人。”

艾伦憋了又憋,没忍住还是斥责了一句。

“马龙,你是记者,跑新闻是基础技能,不能像是不点不亮的蜡烛!”

马龙懂得记者应该具备哪些职业技能,可他发自内心地不愿意做这个中间人。为了主编艾伦,不值得。

“主编,我的工资已经预付房租与伙食费了,剩下的那些不够去巴黎找人。”

说到钱,马龙不可能没有怨念。

这一年以来,他跟着尼亚号做环球采访,只有船票是报社出的,其他费用都是自理。

当时艾伦的态度就是机会给了,他不要的话,有的是人想上。也许诺了,假如撰写出了让报社销量暴增的报道会有奖金。

上个月发工资,是有多给他一笔奖金,却只有五英镑。

没看错。一年跟船,冒着海上随时可能遇到天灾人祸的风险,只有区区五英镑奖金!

马龙认为很不合理,他懂行情,这样火爆的报道至少要给两位数的英镑奖励。

财务却说那是正式职员的待遇,实习生的计价方式另外算。有异议,拿出合约来质疑。

关键就是没白纸黑字的合约,那是艾伦的口头承诺,而且当时确实没提具体给多少奖金。

艾伦听到马龙说没钱,正想驳斥上个月给他发了奖金,但想起来只发了五英镑。本来至少应该翻个倍,但自己迁怒马龙,向财务报账时就大笔一挥减半。

“车马费与住宿,报社可以报销。”

艾伦不得不提前支付,当场自掏腰包给了一笔差旅费。

这次,其实是他更着急,更希望马龙出差顺利。

也就没法说实习记者就算倒贴钱也该工作,想干干不干滚。

马龙看着递到眼前的五英镑,话说到这个份上,他也没法再推脱。

有些不情愿地收下钱,又小心翼翼问:“主编,我对促成合约根本没把握,这不影响我转正吧?”

深呼吸!再呼吸!

艾伦真想破口大骂了。

他当然清楚马龙促成合约的可能性不高,但这小子窝囊到一点信心与冲劲都没有,真是想把五英镑给抢回来。

“放心,不影响。你去试试就好。”

艾伦说着做了一个决定。要是马龙完不成任务,一定会卡着他的转正合约,早晚找个机会把人给辞了。

马龙点头离开主编办公室。

回到自己的工位,装作没事发生地将东西都给整理了一遍,实则是把私人物品都给装包。

有人问,就说明天有出差任务。

等结束了今天的坐班,走出报社大门,回头仔细看了一眼这灰扑扑的建筑。

此去巴黎,他是不会如艾伦的意愿劝说珀尔签约。伦敦时报出版社就不是什么好地方,他对艾伦说的话很难再信一个字。

转正合约,不要也罢。

巴黎,塞纳河一如既往波浪起伏。

马龙的法语不算流利,当他踏上法国的土地,似乎能感到一种若有似无的隔阂。

怎么形容呢?

就是连问个路也不容易,对面的法国人或许懂英文,但就坚持以法语回答。

这是错觉!

马龙自我安慰,社交恐惧在陌生的地方又冒头了。

他来过巴黎三次,但以前是与家人一起,只有这一回独自前行。

令他心神不宁的不只是人生地不熟,而是终于找到了巴黎新势力出版社,但犹犹豫豫不知是不是该进去。

尽管打定主意不为主编艾伦当说客,并且动了主动离职的念头,但他或许、可能、大概还是不该来找珀尔。

找到了,将这一系列安排说出来,会不会给对方增加心理负担?

好像因为珀尔,自己付出了很多的样子?

这压根不是他的本意。

辞职的想法与珀尔无关,而是他看清了主编艾伦的品性,对那样的工作环境不可忍耐,要及时止损。

只是碰巧,珀尔出版新书一事成为他发现艾伦真面目的契机而已。

但,这种话,珀尔会相信吗?会不会认为他在故意装可怜?

不如,他还是不进去了。

马龙后退半步,离巴黎新势力出版社的大门远了一些,但没能立刻离开。

选择来法国,是想提醒珀尔,主编艾伦有获得英文版书籍出版权的意向。如果现在离开,那不是什么都说不了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