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七百七十五章 核心产业(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然后在换,换周董同期的歌手有哪些,你也算了解了对吧?那么就进入下一个环节,让你开始参与进来了,那就是拉踩,对比,比如找一个你不知道的歌手,突然和周董对比,你看到评论居然有人真的以为那个不知名的人可以吊打周董。

你就会发评论了,然后再给你推送,你一直把你的时间给占有了。

这是一个例子,当然,它可以不是歌手,是产品,一环套一环,所有的东西都是某音给你私人定制的,这一切最终源于什么?

内容库,所以某音是邀请全民创作,每个类别都有创作者疯狂输出,如果创作者同质化了,都一样内容了,那么就直接换题材,去推流给某个特定的人物,开始玩粉丝效应,让你再次感兴趣。

这类的碎片化内容和信息,最终你看过了就会忘记,比如一首曲子,创作者把一首曲子二次创作,一个调子创作出七八首歌曲,只是词和唱歌的人变了,所以用户会被迫接受一种旋律。

这才是大数据的最终形态,让用户没选择权,然后定位产品,最终所有商家都得围绕某音展开合作,因为它们变相垄断了市场,用户完全适应了它们的模式。

例如你看一个视频,突然有博主推荐一款产品,其他博主也推荐,你就被迫了解和接受了,然后去选择这款产品。

如果直接给你推一款产品或者你和人聊空调,它突然给你推荐空调,你会反感和排斥,那么就换个玩法,给你推荐植入性的东西,还是空调,只不过你自己察觉不到了,最终哪个品牌给的宣传费高,平台就会帮这个品牌推荐给用户,用户就选择这个品牌了,这过程用户基本都是在一个不知情情况下选择了自己都不知道喜不喜欢的产品。

赵明阳让李彦清做的不是最初版搜集用户喜好然后推荐产品,这类的算法,很快其他家都可以模彷出来,那类计算方法对于大的互联网公司而言简直太容易,因为他们本来都有用户数据。

这类数据其实都是侵害用户权益的,基本就是窥探用户了,所以很多人不是为了装逼用老款诺基亚之类的,是非常清楚这一点,害怕被窥探。

平常就把手机当成了通话工具,用pc产品上网,比如你用电脑端浏览一些东西,它目前没法做到数据完整搜集给你定制投放内容,因为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很多厂家直接放弃pc端这一块大数据布局了。

而且这类的大数据推送,对人其实有一定危害的,最直观的就是影响人的独立思考能力,所以有的人说平常爱看书,很少玩智能产品,你会发现这类人不是一些文娱创作人就是企业高管之类的,他们是害怕自己被影响到,最终狠心放弃这类与时俱进,深怕自己成为了一个微不足道的用户数据。

李彦清给赵明阳展示了成果,赵明阳试了下,只是做到了文字采集,这个可以和输入法对接,要做到语音采集,就要和各大厂商合作,给他们分成了。

这是各大厂商明面上让人看不到的利益收入,也不会和用户说的,要不然这类大数据很难有突破,一个语音封锁,基本就让这类大数据百分之九十没用了。

这里的语音收集,基本就是收录你此时此刻的声音内容,而输入法收录的是你此时此刻打的每一个字内容信息。

“算法,还需要多久能突破?”赵明阳问道,现在是没法连续性输出,就是一环套一环的让用户无法自拔。

“还需要点时间,不过快了,现在都在捕捉网络数据,这个需要点时间,就是用户习惯,还有年龄层分段,每个年代人喜好不一样,城乡喜好也不一样,这类的收集好了,基本可以达到你说的效果。

最终形态就是根据一个人可以捕捉到用户身边人的喜好,这样就快了,简单的说,比如你有个米国朋友,你和他互动过多,喜好差不多,就可以把你的喜好推给你的米国朋友,而你米国朋友如果喜欢了就在推给他身边的人,基本可以达到无国界障碍推送了。”

赵明阳点了点头,大概知道了李彦清说的突破进展了,现在就差串联了。

赵明阳没有像前世看的小说主角那样,去买币或者买股票,甚至就专一做一个产业,一直延伸拓展。

他做的是不停的涉足产业,多个产业,就先占个坑,不去亲力亲为的做,让聘用的人去做,如果所有事都亲力亲为做,一定做不好公司,那是对所有招聘的人不信任,也是证明招聘的人没能力。

赵明阳玩的压根不是完成单一项目,唯一的项目就在李彦清这,从重生到现在他都知道最终要干嘛,产业链整合,用大数据推送把几个品牌做起来后在高价变卖,卖企业卖产品卖估值卖品牌。

直白说就是做投资的,只不过他的投资方法不同,他要做的是平台垄断,这也是为什么当初bt三家公司疯狂投资,有的行业都不搭边也投,比如跑去投资文娱,投资运输,蔬菜水果等。

也有人嘲笑这些企业东一下西一下的,投资哪个倒闭哪个,不如好好做一样,任何独角兽公司都会像这三家一样的,疯狂投资,东一下西一下,只不过大部分人没看出他们到底在做什么。

这群人做的就是围绕中心产业做的,一切的投资最后都为主产业服务和炒作起来变卖回笼资金回归主产业。

比如某宝当年收购视频播放平台,之后就是定制专属于某宝的购物综艺,还有定制影视剧,把双十一购物节给推出去了,只不过用户压根不知道他们在干嘛,就是把所有渠道垄断然后软植入。

这也是为什么国家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击垄断,因为垄断的磨爪你不知道伸向了哪里,你的衣食住行都被这些独角兽公司掌控了,然后他们有一样东西,是可以把这些东一下西一下的产业整合变现的。

那就是用户信息,所以他们敢这么玩,这么操作,用户只会看到他们竹产业的业绩,压根看不到他们背后到底布局了多少产业链。

而这些人做的事,就十分可怕了,可以让一件事完全被他们制定和操控,比如节假日发红包,现在男女朋友过情人节,七夕,如果不发,全社会都感觉男的感是罪人了,好像发红包是理所当然的,520起步,买花,吃饭看电影,都成了这一天必须做的,男的必须做的,为什么会这样?

有人想过吗?以前怎么没有的,什么时候成为这样的?是不是各种公众号,自媒体,影视剧在宣传这个,那你说这些是自然形成的,还是人为的?

</p>

<crpt>;</crpt>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