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六章 农业的发展(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推进技术的进步。

回顾历朝历代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知道一个国家、民族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国家的前途命运。

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挥起屠刀的主动权。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渐被推广。

生产工具铁器化,铁器以锋利、耐磨等的特点,在农业生产中展现出无可比拟的优势。

牛耕出现之前是耒耕,工具过于简单粗劣,人力根本无法实现深耕,深翻土地。

耕牛的出现,解放了人力,完成了“动力革命”,使深耕成为可能。

深耕不但可以提高粮食单位亩产,而且还可以有效地起到减少病虫害和抗旱保墒的作用。

而百姓手中农具的改变对于王朝的统治者来说具有着极大的意义。

毕竟人类创造并完善文明的开端。很多民族并没有跨过农耕文明这一关。

农业让人类解决了饥饿,有了机会大规模繁衍,聪明的精英人口基数随着人口的增加而扩大,加速了人类文明,科技的大发展。

前世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未来人类世界的聪明精英人口会越来越多,不聪明或者笨人会越来越少,人类最终会怎样,这李跃个不清楚。

但如今他身处于大唐,想办法让这里首先吃饱,才能完成他改变这个时代的想法。

想转型,必须使粮食充足,同时人力解放。

工业革命以前欧洲的口粮存储也是脆弱得很,他们不得不想尽办法,保证农业不被气候等原因摧毁。

也出台了各类措施,令农民不得脱离土地,必须从事农业生产。

英国的工业革命,让农业步入了一个新台阶。

资本刚好又可以攫取大量廉价劳力,进行资本积累。

李跃上午想过来他要是在技术没到位的情况下,直接来个强制升级。

让大量人口去从事手工业,也不管这么多人吃得饱吃不饱,其结果必然不是变富,而是要饭或者起义。

一切制度都必须要服从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限制,跨越时代一步登天,只能是空中楼阁。

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的前提就是解决产出更多的粮食,供养更多的脱产人口的问题。

先有农业发展,才有剩余劳动力,李跃才有开启工业的机会。

工业发展成功以后,会促进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

农业革命的基础是良种。前世英国的工业革命不也是建立在土豆玉米基础上的。

反正现在良种他手里已经有了,剩下的就是慢慢运作了。

“朕问你,你能画出这等新型的农具,想必从你师父那里也传承了不少东西吧?”李二抬头问道。

“那是自然!小臣的师父是这个世界上最独一无二的存在!”

“大话精!你师父是独一无二,那朕呢。”李二摸了摸胡子,踢了李跃一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