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八章 我要三十里地(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唐代以唐太宗李二的双步(左右脚各迈一步)为尺寸标准,叫作“步”,并规定三百步为一里一“步”的五分之—为一尺,唐代—尺合现在0303米,一里合4542米。

李二闻言顿时眉头一挑,“哦?地方但是可以给你,但你要与朕说说想那里做甚?

你小子出世还没几天呢,莫不是又想开始隐居。”

终南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发祥圣地。

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

华夏最早的一部史书,同时也是我国最早的历史地理文献《尚书·禹贡》中已提到“终南”之名:“荆岐既旅,终南惇物,至于鸟鼠。”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其中多篇提及“终南”。

《国风·秦风·终南》曰:“终南何有?有条有梅。”

《小雅·南山有台》曰:“南山有台,北山有莱。”

《小雅·节南山》曰:“节彼南山,维石岩岩。”

《山海经》中将终南山简称为“南山”。

此地是秦岭山脉的一段,西起宝鸡市眉县、东至西安市蓝田县,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

前世李跃经常跑去游玩。

他还记得曾经一个京城的朋友在离别终南山的时候对他说:真舍不得这么快离开。

队员跟李跃一样,都是世俗之人,并没有隐世修行的念想。

但他们都爬过很多的山,很少有终南山这样自带仙气儿,像塞壬之歌,莫名上瘾。

前世三次的终南山之行,感触很深的一点是这里的生态和风貌仍旧比较原始。

人类的活动没有伤及自然环境的根基。

行走山间,唯有溪声鸟鸣相伴;不同季节,各种野生瓜果飘香,摘了就可以果腹。

在中国古代,山水和禅意是内在相通的。

在国外同理,当一个人试图脱离社会城市文明,离群索居寻找自我的时候,他们也会走进荒野山林。

否则便不会诞生诸如梭罗的《瓦尔登湖》或者迪拉德的《听客溪的朝圣》。

李二也清楚终南山里边有一大堆隐士在里边躲避来逃避现实,因此也是一时间对他要地方起了好奇。

“陛下有此担心,其实大可不必,老实说在微臣眼里,那里不过是秦岭中一座山,或者说,一片区域。

微臣对于所谓的隐居着实提不起兴趣,所谓的隐居不过是逃避现实躲避责任而已。”

古时候去终南山隐居一般分为佛道教徒、有功利之心的人(成语终南捷径)、厌世者以及其他。

李跃的前世,去终南山隐居无外乎还是这几类,不过,终南捷径已经较少了(但仍然还是有一些人抱有不纯的目的去隐居)。

厌世者的比例应该有所增加,甚至还有一些大学生隐居此山中。

除去这些,还有大批体验隐居文化的人,不过这些人仅仅是短居,而不是长时间住山。

“小子想要的其实就是在周边建立起一所我大唐最大的学校,仅此而已。”

“哦?你这小子怎么会平白生出办学的想法?莫非你觉得那几位老先生教不了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