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马拉松测试(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功力这么高?力气这么大?难道说打开了任督二脉?

从月坛这边地走回家,沿着人行道,脚步异常轻快,绕道玉元潭公园,快走了一圈,还是觉得精力无限,而且,这股劲儿不是放出去,今晚是睡不好的。

街道已经是灯光明灭,少有行人,只有各种车辆不时通过。打定主意,丁文东开始跑步,沿着二环路,使用草上飞八步赶蟾的身法,用了自己觉得很短时间,跑完这三十多公里。

他并没有觉得疲劳,也没觉得燥热口渴。坐在寂静无人的学校门口,没有表,无法计算一下速度,这速度比2020年的全程马拉松记录快了多少?

丁文东的食量大增,早上晨跑时,边跑边吃,一路能吃掉六个大烧饼,回来还能陪梅奶奶正常吃饭。这就吓坏了李吉,他也跟着跑步跳绳,五脏六腑跟着晃动就很难受,停下来不歇歇喝点水,是吃不进去的。

不只是他,还有梅奶奶,都是不止一次的看到东子在院子里作怪,比划出许多奇奇怪怪的动作,还能原地空翻打跟斗。

只要东子能开心就好,年轻孩儿哪有不好动的,坐那不动,不是有心事就是生病了。奶奶看着他活蹦乱跳的,也就高兴些。

周六的上午,花城出版社来人了,来谈那本《冬天之后》稿子。来人是个副主编,直接到学校找到丁文东,坚持要到他家里看看创作环境。学校领导惊动了,由张校长陪同,跟着来到甘家店北街梅家胡同,走进丁文东的住处。

屋里当然是简陋至极,一床一桌而已,旁边的旧书桌堆放着许多的音乐教科书和一叠叠的稿子白纸,石编辑看看床上的被褥和堆放的衣物,不知道那都是李吉的东西。

石编辑也是个先入为主的思想,根据报纸上的报道,在原来的学校调查了一番之后才找到丁文东本人的,现在看来,真实情况和在学校里了解到的一致,可丁文东现在辗转折腾几番,唱歌、说相声都玩过了,这都没什么,只是这作者也太年轻了吧?

丁文东还在找杯子倒开水,见张校长伸手就去拿桌上的稿子,连忙出声说:“校长!不要把书稿翻乱了页码,等会儿找不到顺序。”

还没有那个学生对校长这么说话,张校长迟疑一下,还是坚持拿出一叠白纸折着隔开的稿子。这是一份短文集,是闲来无事时偶有灵感触发,随手写下来的散文或者是随感笔记。

丁文东在学校借阅同学们带来的的期刊杂志,这些课外阅读资料只能借,不能买,花了捐助的钱买了杂书,就浪费同学们援助自己的一片衷心了。

介绍创作思路的时候,说自己翻看些杂志,觉得一些短篇小说的意境深远,就根据《读者文摘》杂志里面那些中外文章的意境,联想一些著名经典小说段落,修修改改,增增删删,结合自己的体会,一个夜自习,就写了三篇。

石主编认为,这种三两千字甚至几百字的短小说,或者散文,字数虽少,故事却隽永意长,意境深远,都是青春励志类型,入笔角度不同,能把更深刻的文学现象引进到现实的文艺百花丛中,燃爆当代作家的创作思维。

为了开阔读者的视野,丁文东觉得任重而道远啊!

张校长看到清样,很快就沉浸在文字组合的意境当中。丁文东不仅把文字玩得熟练,还连带着把版面设计也做了出来。

书桌上还有一些稿子,这种四分钱一张的白纸很薄,圆珠笔是不能两面都写字的,两面写了,墨迹洇染,就不能辨认字迹了。一页页的书稿文字写得工整,页面简洁,文字隽永,有的地方还画了个很漂亮的图案。

张校长看完的部分,石东升接过来看,顿时就被吸引了,说:“丁文东同学,我们的出版速度会很快的。你还有其它稿子要交给我们吗?”

丁文东说:“有!这本书还没有完成,我准备把它写完六十篇小文章后,再寄走的。”

从破书桌上的教科书练习册下面,找出一摞白纸稿子,说:“那本《冬天之后》我送到本地出版社,他们就看不上,然后就没兴趣写了。然后就寄给了你们。哦!这是历史小说《秦时明月》的第二部分,说要寄给《》连载的,怎么给忘记了,等会儿就得寄出去,估计金大侠该着急了。”

“啊!你说那个连载的《秦时明月》是你写的?我可一直在追着看呢?”

石东升连忙翻看原稿,看来几页,这里面的人名地名都和报纸上一致,就惊讶极了,说:“原来如此!那个丁子就是丁文东啊!”

张校长并没有机会见到,自然不知道什么连载小说,也伸头过来看,看来两页,并不认为有多出色。

石东升说:“这样吧!我在广州也算是有点人气的,你不用在这里上学了,直接到我们单位,担任特聘正式编制创作员,我们不要求你的产量多高,每年拿出一部二三十万字的作品就行,你的水平足够加入作家协会了,到我们单位以后,除了约定的稿费以外,我们还给你一份正式工资,提供住房以及正式职工的福利待遇,每年还有休假和笔会。”

丁文东笑笑说:“你们不怕担当一个使用童工的恶名?我今年虚岁才十六岁啊!还准备上大学呢!要在家陪着奶奶,她上了年纪,行动不便,得有人照顾。我们还是谈谈稿子的事情吧!”

石编辑很惋惜,还是说:“我留个地址和电话,你要想通了,随时可以和我联系。”

张校长有点小激动,石编辑的话他听得清楚,这样的待遇,那就是大学毕业以后,参加工作也找不到的优厚啊!可这个混小子,不论将来的成就如何,这条件确实够优厚的了,他竟然拒绝了。

石主编拿到一本《幸福来敲门》第一部分,希望丁文东在两年内完成全书。说明天在接着谈,兴高采烈地回宾馆了。

明天晚上,两人还要就稿酬细谈,还要签订合约。这是商业上的秘密,不适宜在张校长面前谈的。

张校长实在没有眼色,把人领到就该走的,却一直充当电灯泡,坚守阵地到最后一起离开。

和石主编的单独谈判,就没有那么轻松了。

石主编说:“按照国家出版署的规定,是千字九分,就是约稿作品,也是这样的,巴京和姚学寅的稿费也是一样的标准。不过我们是商业出版社,在满足国家文化宣传工作的同时,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同发展上,更侧重经济效益一些,可以说是遇到好的作品,可以搞个浮动稿酬。这才有个千字二十五的高价。”

丁文东笑了下,说:“人家说专业作家,一个字不写,也有工资,我是业余写手,指望这个吃饭呢!”

但石主编拿出来的协议出乎丁文东意料,有两个方式,一份是买断版权,预定本书出版十万册,每册六十万字左右的单行本,售价四块九毛八,统一按五块计算,买断费三万块,再加一万块辛苦费,可以直接付清,后续再版部分可以依照此方案执行,也可以重新谈。发行出售盈亏一概不用作者操心。除了作者名字和改编权属于自己,就和你没关系了。

另一份是分成协议,丁文东根本就不用看了。推开协议,说:“我和香港金大侠谈的可比你们高多了,基本都是千字一百港元,也就是四十块人民币结算的。我建议,把两者结合起来谈。定价问题我们暂时不谈,那是很多因素组合的价格,有成本物价监管。你们的第一种方案是基于国外的一种稿酬版税制,按照惯例人家都是在6到15之间,还有更高的,可以达到15到30的高价,你们按照最低的来计算,我肯定吃亏。我建议,咱们使用折衷方式,第一版按照十万册计算,你按6实在太低,至少得八个点才行。但重印第二版,就要上浮标准,第二个十万册,必须按照10起步计算,五十万册以上,我也不再多要,一律按12计算。第三第四版,都参照这个标准执行,我就不再多加钱了。”

老石一看,这小子很明白啊!不敢做主,要打电话回去协商。

花城出版社研究一番,第三天才同意作者的建议,第一版计划十万册,版税按8计算,每本按五块计算,就是四万稿酬。丁文东要求预付一半,解决燃眉之急。石主编想了一下,也答应了,但要等回去后再汇款过来,他身上没有这么多钱。第二版和后续加印版本,按10计算,如果五十万册以后,按12计算。版权期限为五年,以后有续订版权优先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