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57章 第 257 章(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第二日一大早,行秋便等来了宫里传他进宫的口谕。

内侍还是上次他被赐官时过来送文书官印的那个。

他笑得像一朵泡发了的向日葵,热情恭敬又讨好,浑身洋溢着任何一个人都能感受到的喜庆氛围。

“……官家昨日得了消息,高兴得几乎一晚上没睡,天还没亮就起来,催着奴婢赶忙过来叫您过去呢。”

行秋笑着侧过头:“官家只叫了我一人过去吗?”

“不止,满朝文武也都去了。”

坐马车走了将近半个时辰,一路跟着进了皇城,来到议事的正殿里,众官员宗亲们已经三三两两聚在那里交谈了,看上去似乎就等他一个。

他一出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了过来,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欣喜感慨抑或骄傲的眼神,不少人更是自他一进门便走过来攀谈。

行秋从不跟这些官员来往,但名字大多都很耳熟,对于其中几个知名的,更是连他们的平生事迹都有所掌握。

而官员们对他同样十分好奇,先不说他闷不吭声就搞出来的这份巨大惊喜,就是他以往那些事迹,就足够众人对他报有敬意,完全不能以正常人的目光去看待他。

就总觉得这人跟他们不是一个画风,怪神神道道的。

官员们对他是怎么让辽国吐出这块熟肉感到很好奇,纷纷围了过来听他讲话,还没说几句,赵佶带着赵桓,赵楷,以及众位皇子们姗姗来迟。

众人附身行礼,赵佶连忙一摆手让他们起来,行秋抬眼去看,都一晚上了,赵佶还在兴奋,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子旁去了。

这次主角是行秋,在赵佶的授意下,他缓缓说起这次北上一路的见闻与经历。

杜撰出来女真人虐待俘虏,以及对觊觎大宋财富的贪婪话语,果然引起在场所有人怒火,再听到金军以20几万人数大破70几万辽军,人人跟着皱起眉头,最后听到辽国朝堂上那番武力胁迫和语言交锋,好几人乐得拍着手掌大声叫好。

赵佶便是跟着叫好的那个。

虽说大家都是兄弟同盟国,这么做有些太不给对方面子,但作为常年被欺压的弱势一方,不得不说,他这会简直要爽死了。

就是那种,你也有今天,终于轮到你倒霉之类幸灾乐祸的快乐。

听完令人高兴的事,所有人紧跟着意识到,一个比辽正强大恐怖的敌人在北方诞生了。

可怕的是,他们竟对这个敌人一无所知。

赵佶收了脸上的笑:“你再好好讲讲金国的事。”

“我在金国时,所见到的,便是女真人上下一心,同进同退,亲如一家兄弟。”行秋缓缓道,“他们不分尊卑,上到完颜阿骨打,下到一个最普通的士兵,都能坐在一张桌子上用饭……”

洋洋洒洒讲了一堆金国见闻,女真士兵们勇武强悍的大致映像已经深深烙印在众人心里。

童贯监着西北军,听他一个劲夸一群茹毛饮血的蛮子,又说这群蛮子打败了百年来压在他们头上的霸主,只觉得这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便不太高兴地开口:“辽国不是百年前的辽国,我大宋也不是百年前的大宋,女真人又只会野蛮杀戮,丝毫不懂战术,若是跟他们对上,胜负也未可知啊。”

行秋轻飘飘瞥了他一眼,没有理会,继续道:“官家可还记得花荣那手神射术?”

童贯被那一眼看得心头火起,即便表情克制着,眼中仍旧带了些情绪出来。

赵佶点头:“自然记得,一连十发,箭箭命中靶心,当世能胜过他的估计也不多啊。”

行秋:“然而,花荣这种水平的,完颜阿骨打的子侄里,随便一数就有十几个,全民尚武,风气彪悍,

他们每每跟我谈话时,总要问及大宋有多繁华富庶,贪婪又向往。等他们意识到大宋是个比辽国还要繁华许多,军事能力又弱于辽国的巨大宝库时,便再也没人能拦住他们想要南下牧马的野望了。”

此话一出,许多人瞬间感觉头皮阵阵发麻。

有目光长远的看出来繁华之下的危机,也有人觉得他在危险耸听,两伙人吵来吵去,吵得赵佶头都大了。

“行了行了,先别说话。”他按了按额角,“行秋,你接着说。”

“是,陛下。”行秋微微一俯身,接着道,“值得一提的是,我在金国的营地里,还看到许多被强掳来的匠人,他们大约有上百人,正为女真人打造军备,以及研究各种新式兵器和攻城器械,由于时间太短,一些军备尚未成形,我无法辨认,但有一样却认得出来,那就是用来武装骑兵的重甲。他们不止给人穿上盔甲,马匹身上也有,真正地从牙齿武装到脚后跟。”

“他们野蛮不假,可并不原始,学习的速度飞快,宁愿把吃饭的钱省下来都要去生产军械设备,我相信再过不久,这支全副武装的骑兵,将会是宋与辽都无法匹敌的噩梦。”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女真完颜部在入关前没有冶铁能力,铠甲兵器等都要从辽国进口,但他们知道吸纳自己没有的技术,尤其重视匠人的培训,更是由此组建了最为厉害的匠人团队,而这些匠人对女真的崛起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铁浮屠这支骑兵部队,与宋朝军队缠斗数十年,直到抗金名将岳飞出现,铁浮屠才被彻底的击败,从此消失在了历史上。

而金国不止一个铁浮屠,他们还有五花八门的攻坚装备,特别是在太原东京等一系列惨烈攻坚战里,金军面对宋朝的城墙,往往是炮车、冲车、投石车等攻城器械摆一堆,清一色十二世纪全球最先进装备。

比如金军第一次围攻东京战役后,撤走的金军,在东京城外扔下大堆重型投石车,其设计之精巧,技术之先进,把好些宋军老将都看得脸色大变——那么多大宋坚城,就是被这些金人“自主生产”的“大杀器”,活活给砸塌的。

按理说大宋发展的时间更久,技术应该更先进才对,但再好的技术也抵不过上层错误的决策。

一是冗官扎堆,恨不得个大官管一个岗位,结果就是谁都不管,兵器生产也就敷衍了事。二是大宋加剧,官营作坊的工匠们上至生产资金下至自己的工钱,全被层层扒皮克扣,以至于大量工匠逃亡,甚至官府还要到处抓人凑数。

如此坑爹的管理,兵器生产质量可想而知。

因此,哪怕大宋早已建立了完备的手工业作坊,足以供应百万大军的武器需求,但也只是花架子,中看不中用。

赵佶听得点了点头,行秋要说的他已经全都知晓了,一是辽国远不是女真人的对手,二是女真人兵强马壮,武器又锋利,并且对大宋还起了觊觎的心思。

要说的事就这么多,赵佶叫这么多人来,主要是跟大伙分享下岁币这个喜讯,至于幽州那事,还牵扯到郓王,不好拿出来放台面上讲,他们一会私下再说。

一众官员都散去后,行秋跟着太监去偏殿里喝茶休息,不一会,赵佶身边的内侍过来带他去书房议事。

行秋走进去的时候,赵佶正坐在椅子上,一手抚着胡须,眼神放空盯着虚无的某一点,脸上带着出神的微笑,面前的桌子上还摊开着那本减免岁币的国书。

一看就是在做什么功盖太祖的美梦了。

听到脚步声,赵佶收起满脑子幻想,亲切地招呼人坐下,开口便直奔主题。

“郓王昨晚跟我说你有法子拿回幽州诸地。”赵佶压抑着激动,“你再把其中的细节好好给我讲讲。”

于是

行秋便把对萧奉先说过的鬼话又一次说给赵佶听。

“从利益角度出发,这个理由也说得过去……”他为难地揪着自己的胡子,“你觉得辽主能答应吗?”

行秋肯定点头:“他们不答应也得答应,这是断尾求生的唯一办法。”

“唉——”赵佶痛苦地叹了口气,“可是,这协议上要怎么签?等辽国挺过这一次,又原封不动抢走了怎么办?”

这话听得行秋简直想把桌上的茶盏扣他头上!

他磨了磨牙,勉强挤出笑容:“所以只能强国,强军!只有大宋自己变得强大起来,才不用惧怕外人对我们的侵略和觊觎。”

“强国?强军?”赵佶怔怔问道。

“是啊官家,您想想,即便我们现在从辽国手上拿回幽州,但本身又没有守护这块地的能力,日后照样要被女真人夺走的。”行秋说道,“若不强军,等哪日女真人真的打过来,不说咱们守不守得住幽州,就连太远估计也要一并让出去。”

赵佶虽然心里没半点逼数,但最简单的比较题还是会看的。

大宋打不过辽国,辽国打不过女真,所以大宋必然打不过女真,这简直是送分题。

他虽迫切地想要收复燕云失地,但对于军队却是不太想动的,宋之一朝自有国策在此,军队若是强了,武将们就会生事,割据叛乱,可是……军队若是不强,好不容易得来的燕云诸地再被抢走怎么办?

哦不对,他现在还没收复那块地。

唉,真是好纠结!

行秋看他一脸便秘样,不再劝他,心里早就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没想着一次就能说服他改革军队。

关键还得看赵楷的。

第二日,宫里的封赏便送到家里,这次跟着去的人人都有份。

行秋没有被赐官,这是他自己要求的,他一个早晚要走的人,当不当官的无所谓,还不如把这份恩惠分给其他人。

赵佶怎么好意思真的什么也不赏,终究还是赐了个郡公的爵位,光有头衔不领差事,也就是说,除了每个月能多拿点俸禄,其他没任何变化。

其他几人分别往上提了两级,花荣仍旧在禁军,担任都虞侯,主要职责是承担总指挥使的副手,其他几人也各自有了正式编制。

考虑到不久后还要去辽国,赵佶特许众人不用急着上任,暂时一心辅助行秋办好辽国那边的事就行。

当天,辽国免了岁币这事在京中爆炸似的迅速传播,赵佶没有隐瞒的意思,甚至还派了个太监在街头宣讲,而他自己则悄悄出宫坐在临街的茶楼里,满心愉悦地听着百姓们对自己的诸多赞扬。

虽然夸得最多的人不是他,但谁能否认这样的功劳,是在他在位期间完成的,以后到了地下,他也算对得起列祖列宗了啊!

翌日一早,行秋从卧房出来,看到时迁怀里捧了堆什么东西,喜气洋洋地走进院子。

“你这是做什么去了?”他好奇问道。

时迁笑嘻嘻一咧嘴:“出门吃碗馄饨,街上人一听我是在您跟前做事的,非要忘我怀里塞东西,说这些都是他们的心意,让我千万要带给您。”

行秋看了眼,都是瓜果蔬菜什么的,没有贵重物品,便放下心来跟着笑道:“送去厨房吧,中午就吃它们,到时候你们也来尝尝!”

时迁又是嘻嘻一笑。

他才不要在府里吃,他要出去吃,再像早上那样“不小心”透露出自己的工作地点,吸引一众羡慕的眼光,再在众人好奇的打探下,状似不经意般说出自己也是此次前往辽国的随行人员之一,随后,只要努力保持面色淡然,听着不断往耳朵里钻的夸奖就是了。

老实说,他可太太太享受这种被

当个英雄似的崇拜的感觉了!

就是从早到晚按着饭点一天三顿夸他都听不腻!

没有理会莫名其妙痴笑的时迁,行秋转身回房忙自己的事。

趁着这几天空闲时间,他要赶紧将《侠客行》的最后一册写出来。

第四册的发售量不如前三册,估计是叙事场景和角度换了的原因,大众普遍来说更喜欢江湖历险探案这样的传奇故事,对于深沉晦涩的战争,以及不

同党派官员之间的内斗,国家之间的贸易与经济,感兴趣的远远不如前者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