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75章 第75章(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高霄费劲地扒拉开:“你想捂死老子啊!”

捂死你算了,祝主任腹诽,嘴上到底不敢再刺激高霄:“你到底怎么想的?真要搞芯片啊?有谱吗?”

“哼!”高霄从鼻孔哼出来一个音,“靠谱着呢!”

他这几天一直在和季知行探讨光子芯片的可行性,也带着学生们粗略地观测了光波在硅基材料上的表现,光子芯片确实大有可为!

祝主任心里清楚得很,高霄要是打定了主意,没人能劝得了他,实际上他也并不很反对高霄实验室上马芯片项目。

高霄虽然嘴上一向不着调,但搞科研确实一直都挺靠谱的。作为华夏人,哪个不盼着芯片多一点成功的可能呢?

但是作为办公室主任,他还是得多问一句:“那“隔空取物”项目怎么办?”

“先暂停!”高霄回答得毫不犹豫,在芯片跟前,“隔空取物”瞬间就不香了。他已经决定将实验室的所有资源,包括经费、人力、器材都全都投入光子芯片项目。

其实中途易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隔空取物”不是他一个人的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投入了2亿经费,他当初和企业要到15亿的赞助也是签了协议的。如今暂停项目,对各方都要有个合理的交代。不过,凭他的科研实力与过往成就,这并不算太难。

“至于学校先前给拨的那三瓜两枣,你叫老蔡来一趟,老子全都还他!”

说实话,学校划拨的那几百万经费,高霄还真不放在眼里,不过是不要白不要罢了。如今他一心扑在光子芯片上,自然不愿为了几个经费受学校掣肘。

祝主任没有再说什么,拍了拍高霄的肩膀,走了。

“高教授……”季知行有点担心高霄教授的处境为难。

事实上,“隔空取物”与“光子芯片”两个项目并行是对高霄教授来说最合适的选择。但是,高霄教授表示忍不了。

在芯片领域,国际上卡脖子的手扼得越来越紧了,大有绞杀之势。突出重围的可能性就在眼前,他只想集中资源大火猛攻,尽快斩获突破传统的新型光子芯片!

“没事!”高霄大手一挥,又指指东南方向的量子信息研发中心,“以后就是竞争对手了,樊继安是不敢问到我跟前的,要是私底下找你,甭理他!”

“他的量子芯片究竟……”季知行犹疑地问道,方才听高霄教授的话音,樊继安似乎有骗取科研经费之嫌?

要知道,量子信息研发中心所得到的科研经费可不是当初范传朔那几百万能比的,几乎每一年都能得到数以亿计的经费投入与各种资源倾斜。

如果他的量子芯片项目货真价实,那不管投入几个亿都是值得的,就怕又是一个“汉芯”。

20世纪初,当时的芯片核心科技完全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手中,华夏在芯片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集成电路研究也才刚刚起步,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非常明显。为了摆脱受人掣肘的局面,华夏决心自主研发芯片。

2003年,归国的留美博士陈进与国内某大学合作研究芯片,仅用了16个月的时间,就拿出了自主研发的“汉芯一号”。

陈进宣称“汉芯一号”采用了国际先进的018微米工艺,小小的一块32位的dsp数字处理芯片竟然集成了250万个元件,还具有32位的运算处理内核,每秒运算能力高达2亿次——这在性能上已经完全超越了因特尔。

消息一经公布,举国上下都十分振奋,国家资源更是全力支持,拨出了巨额的科研经费,希望配合这位顶尖人才的努力,让国产芯片后来居上,全面超越国际先进水平。

陈进也不负众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陆续推出了“汉芯二号”“汉芯三号”。

可是,这一切都是骗局。所谓的“汉芯一号”不过是移花接木的摩托罗拉芯片。所谓的“汉芯二号”“汉芯三号”也都是狸猫换太子的外国芯片。

直至骗局被揭穿之前,陈进卷走了整整11亿的科研经费。

更惨重的后果是,负面舆论波及了整个芯片行业,市场信心大受打击,政府经费被砍,投资人撤资,其他有前景的芯片项目如“龙芯”也遭了殃,纷纷被搁置,华夏芯片的研发停滞了整整13年!

“唉……”高霄长长地叹了口气,“不一样,樊继安还是有真本事的,他那个量子芯片项目也有真材实料。但是,他这人私心太重了……”

作者有话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