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62章 第62章(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波顿教授也不是真的来声讨季知行的,开了个玩笑便开始提点他明天i大会的注意事项。

“你要有心理准备,这次提交参会申请的人数高达8000多人,你要面对的诘问恐怕会前所未有地激烈。”

8000这个数字叫季知行的心重重地一跳,他之前特地查过,出席i大会的数学家人数,最多的一次是4000多人,也就比记者会多1000左右,没想到这回人数竟然直接翻倍!

8000人啊,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人提问,那也有80个。回答每个问题平均用时且算5分钟吧,那他的嗓子也得连续工作6个多小时!

季知行瞄了主任一眼,不知道主任的行李箱里有没有胖大海。

其实,i大会以往的学术报告都是有限时间的,但这回情况特殊,季知行是唯一的报告人。报告时间不限,提问时间自然也不限。其实就算真的限制时间,到时候肯定也挡不住数学家们的穷追猛问。

波顿教授自己也有满腹的问题,但他还是很有风度地把休息时间留给季知行,让他为明天的大会养精蓄锐。

季知行得到的通知是大会九点整开始,他八点就提前独自从酒店出发,悠哉悠哉地步行到会场,想先观察一下情况。到了会场却被眼前的人山人海吓得赶紧掏出手机再看一遍时间。

站在他身边的是个年轻的金发小哥,季知行不安地跟他确认:“请问大会改时间了吗?”

“应该还是九点吧,至少我并没有收到更改通知。”金发小哥布莱克回答道。

他见季知行是个华人面孔,不禁好奇地问道:“你是华夏人吗?对季知行了解吗?”

呃……季知行觉得,这个世界上大概没有人比他还了解季知行了。

布莱克是个热情非常的性子,不等人开口就自顾自地说下去:“我听说季知行跟我一样年轻,希望他至少不要比我帅,不然朱丽安从此不会再多看我一眼。”

季知行看了看他的脸,心想,对不住了,妈生脸就是这么帅我也没办法。

布莱克一打开话匣子就收不住,拉着季知行叽里呱啦一通说,从朱丽安有多么聪明美丽,说到自己为了追求她是如何艰难卓绝地从学渣转变为学霸,然后话题又扯到他在普林斯顿炼狱一般的科研生活。

季知行是个好听众,布莱克语速很快,没有留给他任何插话的余地。但他现在也根本不想说话,只想借布莱克的滔滔不绝来适当分散注意力,缓解紧张感。

哪怕他自觉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但看着那么多人,看着最前排坐着那么多头发花白的学者,他还是忍不住心率加速。

熙熙攘攘的人群在前头挡着,但季知行能看到的就已经有十几位菲尔茨奖得主了。

菲尔茨奖是数学领域的最高奖项,相当于数学界的诺贝尔奖。十几位“诺贝尔奖”得主坐在观众席等他上台,饶是季知行自认心理素质还可以,此时也不由得将进场时间一拖再拖。

眼看已经到了八点四十,季知行这才不得不准备进场。

这个会议厅建造年代较早,格局比较传统,只有两个离主席台较近的前门和一个大开半面墙的后门。季知行此时就站在前门处试着往里走。

布莱克一把拉住他:“嘿!里头没位置啦!”

这个会场已经是哈佛大学最大的会议厅了,席位有五千个。另外还有三千多人只好在走廊、过道或犄角旮旯的地方找个位置或坐或站。

布莱克八点就到了,可那个时候会议厅已经到处都挤得满满当当的了。

“不是,我是……那个……”季知行指着台上一时有点不好意思表明自己的身份,

布莱克善解人意地说道:“你的导师在里面?”

然后他又注意到这个华夏人手里紧紧捏着优盘,瞬间恍然大悟:“你就是季知行?”

季知行匆匆忙忙点头,抬脚就要往里走,可哪里没有可下脚的地方。

“借过一下!”季知行换了好几个方位,都没能破开口子——大家都当他要插队呢。

还没等他抓狂地表明自己就是今天的报告人,布莱克已经窜到他身前,大声替他开路。

“劳驾!让一让,报告人要进场啦!”

“如果你想等到月亮出来都听不到报告,那么你倒是可以继续挡在这里,要不然就把你的啤酒肚收一收,让我身后的报告人过去。”

“嘿!伙计!抬抬你的屁股,至少让开一只脚的位置!”

有声音响、个头大的布莱克开道,季知行总算突破人群,得以顺利上台了。台上,波顿教授正在等着他。

布莱克趁机在主席台下缘占了个绝佳位置,一屁股坐在地上,掏出自己的纸笔,做好聆听的准备。

他真的没想到听他讲了那么多废话的人会正好就是季知行,不过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很肯定朱丽安不会喜欢季知行的,因为季知行帅得太斯文了。

九点整,波顿教授上前致辞,简单地感谢大家的到来,又介绍了一下季知行的身份。然后就把主席台留给季知行,自己走下台坐到第一排去。

季知行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打开优盘里的ppt,开始详述自己的论文。

“基于流子数守恒流定律,所有流体只有扩散与聚集的差别……”

ppt的大纲自然是那份379的详细论文,经过毕业答辩后,季知行又适当补充了一些细节。

当然,ppt只能展示底层逻辑与推导思路,全面的过程还得靠讲。

台下,有的人竖起耳朵聚精会神地听,有的人拿出纸笔跟着ppt与季知行的讲述演算。

季知行清亮的声音通过话筒清晰地传入场内每个人的耳膜,没有人有闲心去挑剔他英语中的华夏口音,大家都全身心沉浸在ns方程的解密之旅中。

一个多小时过去,季知行的报告终于告一段落。但他没有放松,反而更打起精神来——报告之后的提问环节才是重中之重!

波顿教授第一个提问。

“我注意到你的ppt第39页所列的算式中,左侧是加速项,右侧第一项是压力梯度,第二项是粘性力,第三项是剪切力。但对于乱流来说,微元体只能算受到一个面力,请你对这种情况给出有效说明。”

这个问题与毕业答辩上柯学渊教授的第一个问题大同小异,季知行将当初的回答略略修改了一下就轻松过关。

坐在波顿教授身边的路易斯教授紧接着发问:“如果作用在研究流体单元表面的力和作用面积成正比……”

季知行略一思量也就有了答案:“可以分为垂直于作用面的压应力和眼沿作用面方向的切应力……”

一进入状态,季知行就顾不上紧张了。大家提问的问题有的是他事先想到的,有的角度比较刁钻,但他也还有招架之力。

时间很快又过去一个小时,季知行虽然嗓子受累,但心态越来越轻松。因为坐在最前面几排的顶尖数学家们已经都问完问题了,波顿教授、路易斯教授等担任他论文外审工作的学者们脸上已经有了轻松的笑容。

毕竟,季知行的论文是在他们手中通过的。如果出了什么问题,对他们来说是声望与学术的双重打击。如今从各自的角度确认了季知行破解ns方程思路的正确性,大家就都很放松地听后排数学家们各种有趣的提问。

提问的人座次越来越往后,季知行应对得越来越轻松。但这不代表他们的问题就没有价值了,事实上,多种多样的问题启发了季知行的思维,他觉得回去可以再完善一下自己的论文。

《数学新进展》的主编巴尔克坐在第五排,这一排是各大期刊编辑专席。

他看着台上侃侃而谈的季知行,心里暗叹。ns方程的破解是学术界的盛事,但《数学新进展》却被排除在狂欢之外,而这一切都是因为那个蠢货艾德蒙!

但正是因此,巴尔克就更得顶着同行揶揄的目光坚强地坐在这里,表明自己对季知行的支持态度。

虽然他心里其实想着,若是季知行的学术成果被证明是错的,那么《数学新进展》才算真正得救了。可惜,这种可能性越来越微小,几乎已经不存在了。

台下,阎安瑾越听越放松,而朱仁恰恰相反,越听越紧张。倒不是他听懂了多少,而是,怎么会有那么多问题啊?他那颗浸透了办公室厚黑学的心就开始滋滋冒泡了。

他靠近阎安瑾,小声问道:“会不会有人趁机为难知行啊?”

阎安瑾眼睛盯着台上,轻轻摇了摇头:“不至于有这样的蠢货。”

这种级别的学术报告会,问题多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报告人语焉不详,听者不得不就疏漏的地方仔细提问。

二是主题过于深奥宏大,或应用范围非常广,以至于基于主题本身或各个应用领域就能产生很多问题。

季知行显然属于第二种,至于朱仁所担心的事基本是不可能发生的。

全世界最顶尖的数学家可以说都在这个会场里了,内行看门道,是不是故意为难,与会的数学家们谁能听不出来?即使有人居心否测,也得考虑考虑自己在学界的名声与形象。

越是成就高资历深的学者就越是爱惜羽毛,而水平尔尔的人提出的问题也难不倒季知行,更没什么好担心的。

朱仁这才松了口气,掏出手机时不时拍几张照片,这次学术报告会肯定是要写进广陵大学校史的。

而这次大会在i历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创下了几个历史之最。

举办时间最仓促,参加人数最多,报告人最少又最年轻,单次报告时间最长,提问问题最多,还有,最危险!

作者有话说:

本章学术观点参考《ns方程有限体积法求解及墩柱》及《无限分差解原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