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九十二章 再议撤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赵君用说道“好吧,既然两位都同意,我也同意。”

朱元璋闻听不由喜形于色,高兴的说道“真是太好了,事不宜迟,还请三位大帅尽早安排。”

彭大接过朱元璋的话说道“既然决定了,那还等什么,早一天架设好浮桥,早一日心里踏实,况且浮桥也不是一日能完成的。”

李二和赵君用点头同意,赵君用起身回到书房,一盏茶的时间重新回到大堂,手里拿着几页纸交给李二,说道“我已经用印,两位大帅看后如果没有意见,请也加盖上印章吧。”

李二和彭大看完后没有意见,也加盖上自己的印章,赵君用当场封印了书信,交给朱元璋。

朱元璋高兴的对李、赵、彭说道“既然各位大帅行事效率如此之高,那我就立刻派人送回濠州。”

李、赵、彭点头表示同意,朱元璋拿着书信走出门外,叫过唐建,让徐达多安排几人护送书信回濠州,必须保证书信万无一失,说完又在唐建耳旁低声说了两句话。

唐建不再停留,拿着书信打马出城直奔汤和的营地而去。

朱元璋回屋坐定,对李、赵、彭说道“既然我们决心撤离,那么撤离的顺序和方法三位大帅是否有什么安排?”

赵君用说道“说实话,之前我们没想到会主动撤离徐州,所以说也就没有商议什么撤离顺序和方法。朱总管可有什么指教?”

朱元璋连说不敢,重新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我个人一点不成熟的想法供三位大帅参考。我认为撤离要分主动撤离和被动撤离两个角度来看,之所以说两个角度,是考虑到我们主动撤离,自然可以稳妥的安排好撤退的顺序,携带的物品,辎重等,但重要的是我们是留一个空城还是要留有后卫部队,以防元军追击;如果是我们仓促间被迫撤离,不仅要考虑到刚才说的,也要估计到掩护部队的问题,由哪只队伍掩护大军撤离;说句实话,这支队伍最后生还的可能性恐怕不大,仓促之间想到这些,还请各位大帅批评指正。”

李、赵、彭拧着眉考虑着朱元璋的话,朱元璋说的没错,有的话不能不说,但也不能过于直白,只能是委婉的说出来;因为徐州毕竟不是一人主事而是三位大帅共同主事,既然同意撤离徐州,那么撤离徐州就有门道和了,这个是三位大帅逃脱不了而且必须面对的问题。

由于事关个人利益,钟离和楚仲月也不好插话,借着他们思索的时候,二人端起茶慢慢品起来。

彭大先行开口说道“我个人还是赞同主动撤离的,这样我们的老本不至于损失太大。就是撤到濠州,我们还能出把子力气;如果是狼狈的撤到濠州,我们没有脸面向濠州五帅张嘴要饭吃啊。”

赵君用说道;“我同意彭帅的意见,还是主动撤离更好一些。正好这些天在防御的同时先做些准备工作,说不定这几日援军会来呢!主动权在我们手里总比被动要好的多。”

李二说道“嗯嗯,我也同意主动撤离。不管援军来不来,赵帅刚才这句话说的对,主动权在我们手里总比被动要好得多。”

朱元璋心里说道赵君用这个时候还暗中提醒李二和彭大援军的事情,私心着实重了一些。

赵君用接口道“既然我们都同意主动撤离,按照朱总管说的意思,我们如何安排后卫人马防止脱脱破城后追击我们。”

彭大提醒道“是啊,这件事也很重要,刚才朱总管也说了,后卫人马生还的可能性不大。”听见彭大这么说,赵君用有意无意的看了一眼彭大。

赵君用接口说道“先不谈谁担任后卫的事情,我认为我们撤离也不能空城而走,后卫人马守城也比阻击效果要好的多。”

彭大接口说道“的确如此,但事情利弊共存,守城的结果可能是全体阵亡,因为这时候无处可逃;而阻击的话,只要阻击完成,还是有可能逃出一部分人的;当然,如果阻击无法完成也可能是全体阵亡,只不过会多一种可能性的存在。”

朱元璋心道,赵君用果然是计谋的高手,先是主动召集大家商议是否撤离,暗示彭大和李二,经过今日一战,徐州独立防御能力很差,来劝说彭大和李二做好撤离准备,而自己却不明言;如果到时候等到援军到来,也可以转圜自己的说辞和争取最大利益的可能性;而提到是否要坚守徐州时又提出后卫人马要坚守徐州,明显是想着宁可完全牺牲后卫,也要尽可能的保住后撤的安全,虽然从战略意义上来说这样没错,但这种心机却令人不得不防。

李二说道“我同意赵帅的看法,后卫坚守要比适时阻击要好些。”

彭大见此也不得不答应后卫人马用坚守徐州的办法来掩护大军的撤离。

至于谁来坚守徐州,最后三人也没形成一致意见;此时天色已晚,众人经过一天大战身体已经疲惫不堪,李、赵、彭在会议纪要上签字用印后,赵君用招呼大家到饭厅用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