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27章 027(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对了,他还可以说故事、说笑话给雄英叔叔听啊。

朱瞻基这段时间从受伤的士兵们那里听说了不少故事和笑话。他觉得朱雄英一定没有听过。

一下子想到这么多好玩的东西,朱瞻基小脸上是满满的笑容。

“奶奶,我想到了。”朱瞻基一边喊,一边小跑去找燕王妃。

燕王妃听到小孙子的话,忙走出来问道:“你想到什么好玩的?”

朱瞻基跑到燕王妃的面前,双手抱着她的腿,仰着小脸,神色激动地说道:“奶奶,我跟你说……”

燕王妃非常有耐心地把朱瞻基的话听完,“你想到的这些很不错,奶奶这就叫人帮你做。”

“奶奶,拼图要做大做多,最好做清明上河图。”他好像记得上辈子,清明上河图的拼图很火。要是给雄英叔叔玩的话,他一时半会儿肯定玩不好。“奶奶,我还要很多的细细的小棍子。“他可以和雄英叔叔玩挑木棍,挑的时候要是弄动了别的小棍子,那就输了。

“瞻基,你确定要做清明上河图?”燕王妃提醒道,“清明上河图很长的,上面画了很多东西。”

“反正给雄英叔叔玩,又不是给我玩。”朱瞻基嘿嘿地笑得很是奸诈,“这样雄英叔叔就能玩很久。”

燕王妃没想到小孙子在打这个主意,伸手点了点他的额头:“你这个小坏蛋。”

朱瞻基板着小脸,非常严肃地说道:“奶奶,我是聪明蛋,不是坏蛋。”

燕王妃被孙子这句话逗笑:“是是是,你是聪明蛋。”

“奶娘,那你忙吧,我继续去听故事和笑话,到时候说给雄英叔叔听。”

燕王妃轻拍了下孙子的小屁股:“去吧。”

见朱瞻基对朱雄英的事情这么上心,她心里很是欣慰。对于朱雄英这个侄子,燕王妃是非常喜欢的,同时也非常心疼。

这孩子在世的时候,身为太子嫡子,又身为嫡长孙,吸引了天下所有人的目光。再加上,他天资聪颖,这就让父皇和大哥,还有大臣们对他的期待非常高,让他从小就生活在压力中。

在她的印象中,雄英这孩子总是在读书,几乎很少出去玩。偶尔出去玩,还是王爷硬拉着他出去骑马玩。

雄英这孩子聪明乖巧又勤奋好学,父皇和大臣们都对他十分满意,可惜他的身子不太好。她记得有一次她发现他咳嗽,他却让她不要告诉别人,说他只是小咳嗽,并没有什么大碍,不需要请太医,也不需要告诉爹娘他们,让他们担心。

从那以后,她就知道这孩子平时病了,会瞒着所有人。或许,就是因为这样,他的身子才会一直不好。在他八岁那年受了风寒,原本以为没有什么大碍,没想到他却一直高热不退,结果没了。

她还记得这孩子临终前,还安慰父皇和大哥他们不要伤心难过,还说是他的错,是他的身子不争气,让大哥他们不要自责。

雄英这孩子真的是懂事的让人心疼。

没想到时隔十几年后,这孩子出现在瞻基的梦里。父皇让瞻基陪雄英玩,也是想补偿雄英吧,毕竟雄英小时候真的太苦了……唉……希望瞻基能让雄英弥补小时候没好好玩过的遗憾。

朱瞻基跑去受伤士兵那里,问他们还有没有好玩的故事和好笑的笑话,他要攒着说给别人听。

大家一听这话,纷纷拿出压箱底的故事和笑话说给小殿下听。

朱瞻基听得非常专注,并且用心地记了下来。等到在梦里见到朱雄英,他要全部说给他听。

回到燕王妃那里,朱瞻基把他听到的故事和笑话先说给他奶奶听。等他奶奶听完了,他会问好不好听,好不好笑。

燕王妃夸他说的很好,他这才放心。

不过,今晚朱瞻基没有梦到朱雄英他们。

没有见到朱雄英他们,朱瞻基并不失望,毕竟过几天一定会梦到。

此刻,他正捧着金手指书看。书上出现了有关朱雄英的内容。

燕王妃之前跟朱瞻基说过朱雄英的事情,但是说的不是很详细。这本书上记载的朱雄英的内容非常具体。

看完后,朱瞻基长长地叹了口气:“雄英叔叔小时候太可怜了,难怪曾祖父要我陪他玩。”

他以为历史上的他会是他们老朱家最短命的人,没想到雄英叔叔比他更短命。现在,看来,他们老朱家真的有短命的基因。

等他长大了,必须解决短命的问题,一定要让奶奶和他都活到老。

在朱雄英记载的内容里,有提到一些有关朱允炆的事情,毕竟他是朱雄英的弟弟。

他跟朱雄英这个哥哥相比就逊色多了。不管是在学识上面,还是在心性上都不及他哥哥。不过,他小时候毕竟是庶子,不像朱雄英从小就接受最好的教育。

朱雄英死后,他的母亲没过多久也病逝了。朱允炆的母亲被得以扶正,他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嫡子。

当年,朱元璋选朱允炆继位时也纠结了一番,因为他心里清楚朱允炆的性子太过软弱,不够杀伐果断,但是看在懿文太子和朱雄英的份上,他最终还是选了朱允炆。

朱允炆还有一点跟朱雄英不同。朱雄英在世的时候,他这个弟弟活得非常轻松。他不需要像他哥哥那样认真读书,想玩就玩,没有任何顾忌。再加上,朱雄英对他这个弟弟也非常好,他小时候拥有一个非常幸福快活的童年。

因为朱瞻基没有见到朱允炆,关于他的记载并不多。

“我还是喜欢雄英叔叔。”朱瞻基并没有见过朱允炆,对这个叔叔也不怎么了解,但是莫名的不喜欢。或许是因为他派人来攻打北平,害死了不少人。朱瞻基深知建文帝派李景隆来攻打北平没有任何错,但是他还是不喜欢建文帝。

远在南京的建文帝也梦到了朱雄英,不过梦到的是他们兄弟俩小时候的事情。等第二日,他醒来,才发现自己满脸都是泪水。

回到北平府,朱高炽已经和道衍商议好安葬牺牲的百姓一事。

牺牲百姓的遗体放在庆寿寺里,两日后由道衍亲自主持葬礼,届时朱高炽他们也会出席。不过,朱瞻基太小,燕王妃他们没有让他去参加葬礼。

等牺牲的百姓下葬后,朱瞻基就跟着朱高炽一家家去拜访。

果然,老百姓们看到朱瞻基的到来非常感动。

朱瞻基像个小大人一样安慰失去亲人的老百姓。

等安抚好所有失去亲人的老百姓后,朱瞻基终于再在梦里见到朱雄英。

一见到朱雄英,他就把他想到的好玩的,一一介绍给朱雄英玩。不仅如此,他没有忘记说故事和笑话给朱雄英听。

朱雄英觉得自己并不是真正的小孩子,但是不好意思拒绝朱瞻基的心意,就陪着朱瞻基一起玩,没想到玩了一会儿,他就入迷了。

一旁的朱元璋和朱标他们瞧着朱雄英和朱瞻基玩的开心的模样,他们心里是满满的欣慰。

马皇后双眼都看红了,悄悄地抹了抹眼角的泪水。

“老大,你带雄英来见瞻基是对的。”

朱元璋的声音有些哽咽:“瞻基是个好孩子。”

朱标感慨道:“我从来没有见过雄英笑的这么开心。”

朱雄英被朱瞻基说的笑话逗笑了,笑的非常大声。

朱瞻基见自己逗得朱雄英一直笑个不停,心里非常有成就感,于是更加卖力地说笑话。听得朱雄英倒在地上,双手捂着肚子还在笑。

北平府恢复安全后,老百姓们就忙着备年货,准备过年了。

再过一段时间就要过年了。老百姓们原本以为他们今年这个年会在战争中度过,没想到事情发生了转折,他们不用在战火中过年。

这段时日,北平府洋溢着过年的喜庆气氛,但是北平城外却弥漫着战争的危险。

朱棣的大军和李景隆的大军在胶着。虽然李景隆大军遇到朱棣的大军后一直在败,但是架不住他人多。想要彻底赢李景隆的大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虽说李景隆的大军不是朱棣的大军的对手,但是李景隆大军中还是有一些能将的。

在攻打李景隆大军时,朱高煦因为轻敌,身陷危险,并且受了很重的伤。他是被敌人的长木仓伤了胸口。

当时,他的胸口佩戴着燕王妃送给他的护身符。但是,这次护身符却没有保护他。

在敌人的长木仓刺中他的胸口时,也刺到了他胸口佩戴的护身符。护身符被长木仓尖锐的头刺破,接着他的胸口被长木仓狠狠地刺中。他的心脏被长木仓伤到,伤势非常严重,陷入昏迷。

大夫说朱高煦的伤势非常凶险,如果能挺过来,那他就能活下去。如果挺不过来,大罗神仙都救不活。

朱棣一向喜欢疼爱朱高煦,如今见他深受重伤,生死未卜,心中自然十分焦急不安。

“就没有别的办法让高煦醒过来吗?”朱高煦已经昏迷一天一夜了。

大夫面对沉怒的朱棣,吓得胆战心惊,微微发抖,结结巴巴地说道:“王爷……二……殿下……伤势……太太太……太过严重……所以……暂时醒不过来。等到二殿下……的高热退下,就能醒来。”

朱棣虽然脸色阴沉的吓人,但是并没有对大夫发火:“最快什么时候醒来?”

大夫迟疑了下说:“最快三天,最慢七天。”说完,他又硬着头皮地说道,“如果二殿下一直不退热,那么……”说到这里,大夫就不敢再继续说下去。

如果朱高洵在七天之内还不退热,也不醒来,那么就真的醒不过来了。

朱棣阴冷着一张脸命令大夫:“本王不管你用什么法子,三天之内,高煦一定要醒来。”

大夫心里叫苦,但是他不敢反驳,只能乖巧地说道:“是,王爷。”

朱棣看着躺在床上,脸色惨白一点血色都没有的二儿子,心中又是担忧,又是沉痛。二儿子从小到大生龙活虎,很少生病,这还是他第一次见二儿子这么虚弱。

“还不下去开药。”

大夫被朱棣这一声怒吼吓得双腿发软,差点摔倒在地上。他连滚带爬地退了出去。

朱棣坐在床边,皱着眉头望着昏迷不醒的二儿子:“高煦,快点醒来。”他的语气非常温和。

站在床边的朱高燧安慰朱棣道:“爹,二哥身子一向健康,这次一定能挺过来,不会有事的。”

“是啊,他平日里壮的跟一头牛似的,绝对不会有事的。”朱棣这句话说给朱高燧听,也是在说给自己听。

“二哥一定会没事的!”于公于私,朱高燧都不希望朱高煦在这个时候出事。

朱棣忽然发现二儿子的脖子上没有红绳,他立马伸手拉开朱高洵的衣领,果然没有看到护身符。他转头看向朱高燧问道:“高煦的护身符呢?”

“爹,二哥的护身符掉了。”

“掉了?”朱棣紧皱着眉头说道,“好好地怎么会掉?”

朱高燧看了看朱棣,在心里犹豫了下,决定还是说出来。

“爹,二哥他……前段时间把护身符里的瞻基的胎毛扔掉了。”

“什么,把瞻基的胎毛扔掉了?”朱棣先是惊了下,随即沉着脸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上次我们差点出事,不是被护身符救了么,您说主要是因为护身符里有瞻基的胎毛,二哥他……”朱高燧看了一眼躺在床上昏迷不醒的朱高煦,接着说道,“二哥他不相信,还说您老糊涂,然后就把护身符里的瞻基的胎毛扔在地上,还踩了几脚。”

朱棣听完小儿子的话,一张脸登时阴沉如水:“好啊,原来是这么回事。”

“爹,二哥他不相信瞻基是神仙下凡,更不相信瞻基能给我们带来好运。”朱高燧并没有故意上朱高煦的眼药,而是在实话实说。“二哥还觉得您太过看重瞻基。”

朱棣被气笑了:“他一个做叔叔的竟然与一岁不到的侄子较真。”

朱高燧刚想在说什么,但是想了想还是觉得算了。如果他再说下去,说不定会弄巧成拙。

朱棣站起身,怒瞪着昏迷不醒的二儿子:“活该!”

“如果二哥没有把护身符里的瞻基的胎毛扔掉,说不定二哥这次就不会受这么重的伤。”朱高燧微微叹了口气,“二哥还是太冲动了。”

朱棣原本很心疼深受重伤的二儿子,现在得知缘由后,他心里非常生气。

“他这是没脑子。”朱棣万万没想到二儿子因为嫉妒一岁不到的侄子,就故意扔掉护身符里的瞻基的胎毛,害得自己身受重伤。活该,自作自受。“你没有学他吧?”

朱高燧连忙摇头:“没有,我是相信瞻基能给我们带来好运的。”说完,他赶紧把佩戴胸口的护身符拿了出来,“多亏了这个护身符,我好几次化险为夷。”原本朱高燧和朱高煦一样不相信朱瞻基是祥瑞,能带来好运。但是,自从出兵后,他胸前的护身符救了他好几次。其实,昨天他也被敌人长木仓刺到,不过被他胸前的护身符挡住了,所以他才没有像二哥一样身受重伤。

“你比老二聪明。”如果朱高煦现在没有躺在床上,朱棣绝对会揍他一顿,“本王和王妃会害他么,居然说本王老糊涂!”朱棣越说越气。

“爹,二哥他见您这么看重瞻基,还不是怕……”朱高燧说到这里顿住了,没敢继续往下说。

朱棣明白三儿子想说什么,脸色瞬间变得更加难看。

“这次受伤是他活该。如果他能醒过来,是他命大。如果不能醒过来,是他自找的。”

朱高燧听到朱棣这么说,心中大吃一惊。就在刚才,朱棣还非常担忧朱高煦能不能醒过来,但是现在朱棣却说朱高煦受伤昏迷是他自找的。

这……就因为二哥把护身符里的瞻基的胎毛扔了吗?

“你以后不要学你二哥自作聪明。”

“爹,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爱护珍惜娘给我做的护身符,也不绝会扔掉瞻基的胎毛。”朱高燧在心里惊叹,没想到爹比他们想象中还要看重朱瞻基这个祥瑞。

朱棣没有再说什么,转身离开了朱高煦的房间。

他一走出去,张玉和朱能他们就迎了上来,一脸关切地问道:“王爷,二殿下怎么样?”

朱棣冷着脸说道:“他活该!”

活该?

张玉和朱能他们一脸懵,随即赶紧追了上去。

“王爷,二殿下他……”

朱棣把朱高煦自作聪明扔掉护身符里朱瞻基的胎毛一事跟张玉他们说了,“你们说他是不是活该?”燕王妃给他们做的护身符,里面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朱瞻基的胎毛。没有胎毛,只是靠三个铜钱,根本护不了。

张玉和朱能他们听完后,非常同意朱棣的说法。

二殿下这次受伤真的是活该!

“本王是真的没想到他竟然嫉妒一岁不到的瞻基,还不相信瞻基是祥瑞。”朱棣以前一直觉得朱高煦最像他,没想到朱高煦这么蠢。

张玉和朱能他们能理解朱高煦不相信小殿下是祥瑞的原因,但是他们不好说。

“王爷,您也不要太气。”张玉劝说道,“二殿下这次吃了亏,日后绝对不敢不再相信小殿下不是祥瑞。”他们想要小殿下胎毛做的护身符还要不到,二殿下居然扔了,真是暴殄天物啊。

“王爷,二殿下也是一时冲动,您不要跟他计较。”朱能在心里嘀咕,二殿下您不想要小殿下的胎毛做护身符,可以给我啊,我非常想要。

“本王有些失望。”朱棣对朱高煦是非常喜欢疼爱的,对他的期望也是非常高,但是得知朱高煦扔掉朱瞻基胎毛的原因后,他对这个儿子有些失望。

张玉和朱能他们跟在朱棣身边很多年,自然能看出来朱棣是真的对朱高煦感到失望。他们也不好说什么。

虽然他们也很欣赏二殿下的作战能力,但是他们忠心的对象是王爷,并不是二殿下。如果他们帮二殿下说好话,说不定会让王爷误会。

朱棣懒得再说朱高煦的事情,转移话题跟张玉他们商议接下来的战事。

前几日,李景隆扔下大军向德州逃去。他逃走前,还命令将士日夜戒严。

朱棣得知李景隆逃了,接下来专门对付李景隆扔下的大军就好。

没有李景隆,接下来的杖就好打多了。其实,有李景隆在,也很好打。

朱棣跟张玉他们商议好接下来的仗怎么打后,就决定回北平。

他们出兵好几个月了。除了朱棣中途回了一趟家,其他人并没有回过家。再说,前段时间李景隆攻打北平,将士们都担心他们在北平府的亲人。最重要的是马上就要过年了,他们也该回去看看。

“王爷,我们为何不乘胜追击去德州追李景隆?”朱能觉得他们没必要回北平,毕竟北平已经没事了。

张玉斜了一眼朱能说:“你不想回家过年啊?”

“过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乘胜追击。”朱能说道,“我们可以利用过年,敌军放松的时候去攻打。”

张玉知道朱能说的很对,过年是敌人最松懈的时候,他们利用这个时候进攻,一定能大获全胜。

“王爷,朱能说的对,不然我们也就不回去了吧。”

“本王也知道朱能说的对,但是过年不能打。”

朱能不解:“王爷,这是为何啊?”

“我们不过年没关系,但是得让老百姓过一个安稳的年,明白吗?”朱棣自知他出兵的理由很牵强,所以他必须获得民心。这几个月里,朱棣每次攻下一个城,就命他手下的将士不许骚扰伤害百姓。不仅如此,他有时候还带着将士帮当地老百姓一些忙,这让朱棣收获了不少民心。

张玉和朱能都不是蠢人,瞬间明白朱棣的意思。

“王爷,就算我们不打,南京那边也会派人来攻打我们啊。”

“李景隆输了,南京那边暂时不会派人来攻打北平。”朱棣很笃定地说道。

“王爷,南京那边见我们回北平过年,说不定就会派人来攻打我们。”

“如果南京那边这么做,只能说他们蠢,这样对我们更有利。”朱棣看了看面露疑惑地朱能,一脸深意地说道,“过年是非常重要的日子,南京那边要是在过年的时候还继续出兵,不仅老百姓们会不满,将士们也会不愿。”

朱能反应过来了,一脸佩服地看着朱棣:“还是王爷思虑周全。”

张玉抬手拍了下朱能的后背:“现在愿意回北平过年了吗?”

朱能点头如蒜:“愿意,非常愿意。”

“等打完这场仗,我们就回家过年。”这是瞻基出生后过的第一个年,朱棣想回家跟孙子一起过年。

张玉和朱能立马站直,异口同声地说道:“是,王爷。”

朱棣点了下头:“去准备吧。”

张玉和朱能:“属下告辞。”

朱棣写了封信给燕王妃,告诉她他会回北平过年。当然,没有说朱高煦受伤一事。

军医们想了不少办法,但是没有让朱高煦在三天内醒来。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