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 37 章 国贼伏诛(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第37章

“明公,卓贼之党诬张公与袁术暗自交通……”司徒府内,属吏跪伏在地,向王允通禀。

--

他所说的张公是卫尉张温,张温曾是董卓的上官,董卓一向看他不顺眼。

他哽了哽,“张公,已被笞杀于市!”

王允闻言猝然站起,他仿佛不敢置信一般,哑声问道,“卿言何意?”

属吏叩头,“张公已逝,明公节哀。”

堂内一时寂静,属吏忍不住微微抬头看向司徒,只见其沉默地站在原地,不禁唤道,“明公?”

“下吏告退。”属吏举袖擦了擦眼角的泪,趋步退出。

王子师怔怔地盯着案上简牍,喃喃唤张温的表字,“伯慎。”

“王允,汝行动何其迟也!”他终于伏案痛哭。

象征王公身份的三梁进贤冠下,束着花白的头发,泪水从遍生皱纹的脸上流淌而过,他重新拿起笔,起草起一份奏疏。

诸君皆弃我而下黄泉,王允又何惜残躯?何惜声名?

翌日,朝会上有人提出董太师功勋卓著,应当加称“尚父”。

董卓闻言手抚玉腰带,哈哈而笑,假意谦虚了两句。

在满堂歌功颂德的阿谀之辞中,一人出列谏道,“昔日太公为武王之师,辅佐周室,以伐无道,是以天下尊之,称其为尚父。”

“明公功德诚然威赫,也宜须等到关东悉定,王驾东还,然后再议此事[1]。”

明公您想要称“尚父”,不是不行,等您像姜太公一样把关东诸侯打退,还都雒阳时再说吧。

此人正是名士蔡邕,蔡伯喈。

董卓待他人残虐,待蔡邕却颇为礼遇,经常采纳他的意见。

王允见到董卓脸上的沉吟之色,知道他是听进了蔡伯喈的意见,蔡邕的劝阻虽然是出于大义,可让董卓称“尚父”就是王允计划中的一环,怎么能出意外?

王司徒出列道,“明公此时称尚父,岂非效太公之德?”他长揖劝道,“以尚父之名出兵击贼,正是以有道诛无道,名正言顺。”

“司徒所言有理。”两个都是董卓欣赏的人,王允的说法显然更符合董卓的心意,董卓欣然称赞,应下加称尚父之请。

独坐龙床上的刘协看一眼王允,眼神中带着疑惑与迷茫,为什么王司徒要助长董卓的野心呢?

难道就连王卿也选择舍弃他,而阿附董卓吗?

“册封尚父之礼,典籍中未有记载,臣意应仿照册封王公之礼。”公卿中有人建议道。

董卓望向刘协,小皇帝条件反射般攥紧了衣摆,答道,“善。”

于是刘协命太常择定吉日,令光禄勋负责主持册封仪式,最终定在五日之后,在殿前册封。

散朝时董卓走到王允身边,“子师甚得我心,亦有功于社稷。”他脸上带着志得意满的笑,谈笑间暗示,

过几日会加封王允为食邑五千户的温侯。

王允闻言一惊,又反应过来自己此时不该拒绝,当即恭敬行礼,感谢太师厚爱。

“明公册封之日,士庶定当夹道相迎。”王允有意无意说道,听在董卓耳里,以为是此人投桃报李的讨好,哈哈而笑。

五日后,长安的街道上少见的人群熙攘,士卒列队守在道旁,百姓则被迫站在街衢上,强行“夹道相迎”。

董卓金华青盖的车驾后跟着玄甲步骑,披坚执锐,令人侧目。

行到一处高阁旁时,异变突起,数只黑色陶罐从天而降,落到董卓车架旁,砰然碎裂,陶罐内的液体四溅。

有卫士抹了抹脸上溅上的液体,惊呼道:“油!”

伏在屋顶上的二十余名刺客动作敏捷,将绑着浸油麻布的箭头点燃,一时陶罐与火箭齐下,董卓在车内听见动静,不敢出马车,只疾呼吕布,“奉先何在!”

吕中郎将骑着赤兔马而来,“布在此!”

他手中长戟劈裂正在坠落的陶罐,罐中温热的油液便泼洒在董卓的金华车盖上。

一支火箭射上车顶,瞬间整个车厢都燃起火来,

“护卫太师!”卫士忙冲进马车救出董卓,董卓此时怒急,“速速逮杀刺客!”

奈何随身护卫的甲士们没带弓弩,此时只能领命持刀戟往阁楼上攀爬去追捕。

吕布见阁顶有火把晃了晃,双眼微眯,这是他们之前约定好的暗号。

他拍了拍赤兔马的脖颈,赤兔通晓主人的心意,踏着四蹄往后退去。

不断有陶罐坠落,卫士们已经知道这些陶罐中装的是油,有人吼道,“不可使油罐破!”

凉州士卒反应过来,罐中油泼洒出来就会被火燃着,接住陶罐不让它泼洒不就完事。

卫士们纷纷去接陶罐,这下火势总算没有再蔓延,董卓骑上卫士相让的坐骑,正想命令吕布去追杀刺客,突然见一罐朝他坠来,忙伸手接住,入手发觉有些不对,这只陶罐里似乎装的不是油!

他当机立断脱手抛出,只是已经晚了。

陶罐被抛在空中,引线燃烧到尾部,“嘭”一声巨响,炸裂声几乎要穿透耳膜,仿佛天雷坠落。

没有被爆炸波及的战马也受惊,跃起前蹄长嘶不止。

靠近董卓的人马血肉模糊,空气中烟尘滚滚,除了硫磺与硝石气味,还蔓延着蛋白质被烤熟的香气。

从刺客出现到爆炸发生不过一两分钟

时间,围观的士庶只见车驾火起,眨眼间便听见惊天雷响,凉州甲士人仰马翻。

有人惊呼道,“天降惊雷,是天谴耶?”

吕布退得及时,爆炸时只是被掀了满面的尘土,他抹把脸,安抚好受惊的赤兔马,跃马上前查看。

只见车驾旁焦黑一片,不由暗自心惊,司徒公竟拥有此等杀器,即便以他的身手遇到此物也不一定能全身而退。

他这般想着,在一片焦黑尸体中寻找董卓的身影,待

找到时却惊讶地发现此人居然还没死透。

董卓当时将陶罐掷出,头脸没有伤得太严重,又因常常遇刺,出行必穿铠甲,此时也刚好救了他的命。

董卓奄奄一息地躺在地上,肺腑疼痛,看到吕布忙喊道,“奉先救我!”

吕布翻身下马,从胸甲中取出一卷缣帛,他环视因突生变故而茫然无措的凉州士卒,继而走向董卓,喝道,“有诏讨贼!”

--

董卓闻言惊怒,他总算明白过来,今天这事定与吕布脱不了干系,这贼子真是豺狼心性、反覆小人,枉费他以父子相待。

“庸狗敢如是耶!”他恨声骂道,气得几乎要忘掉身上剧痛。

夹道的士庶中有人喊道,“将军,诛杀董贼!”

稀稀落落地有人附和,“诛董贼!”

从众心理给了人们勇气,大家齐声喊道,“诛贼!”其声震天。

守卫的士卒面面相觑,他们搞不清情势如何,不敢轻举妄动,也不敢阻拦激愤的人群,纷纷退到一旁静观其变。

吕布不等董卓继续骂,抬手一戟斩下董卓头颅,鲜红的血液喷涌而出,此人祸国殃民,杀人如麻,却也是肉体凡躯,难逃一死。

“董贼伏诛!”吕布用戟尖挑起董卓头颅,扔到凉州士卒中,有人怒骂道,“吕布,叛主逆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