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 3 章 隔墙恶语(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第3章

伯侄二人在阁楼又下了两局棋,荀绲毕竟六十多岁了,精力没有年轻人充沛,这才放过他。

荀忻向他告辞之时还被老伯父委婉暗示,有空常来玩。

至于玩什么就不言而喻了。

好不容易从阁楼上下来,荀忻被寒风无情地吹着脸,仰望阴沉沉的天空,居然生出一点逃出生天的感动。

问过仆人荀彧在书房里,荀忻就去找荀彧告别。

青年跪坐在榻上,倚着案,左手持一卷竹简,右手持笔,悬腕在写些什么。

见他来了,荀彧朝他笑了笑,放下笔招呼他坐下。

又有仆人进来给他们上了两碟糕点,荀忻观察了一下,白而软还冒着热气的面食像是米糕,米黄色的硬方块有点像麦芽糖。

汉代吃饭这件事也是有等级划分的,皇帝可以一日吃四餐,王公贵族可以一日三餐,而普通人就只能一天吃两顿。

像荀家这种小康之家,虽然不吃三餐,糕点零食是不缺的。

荀忻下了半天的棋的确有点饿,他拿了一块米糕,咬一口甜软弹牙,和他在现代吃过米糕味道没什么区别。

“今日与大人下了几局?”荀彧看着脸颊鼓鼓吃着米糕的少年,眼神更温柔了几分。

荀忻赶紧把嘴里的食物咽下,回答了他。

又寒暄了几句,荀彧问他愿不愿意正旦到他家一起过。

正旦就是大年初一,汉朝人也是要过年的,这一天全家人在一起聚会宴饮,祭祖拜年。

荀忻想了想,这大概是怕他在家太孤单,再想想就算不在荀彧家过年,也是要到他家拜年的,于是点头应下了。

从荀彧家走出来,荀忻呼出一口气,这时节有些冷,呵气成雾。

道路不是他熟悉的水泥或柏油路,脚下踩着的是坚实的泥土,虽然前些天刚刚下过雪,路上积雪却被每家每户扫的很干净,并没有被踩踏得泥泞。

他望向远方,视野没有任何阻碍物,目光所及也没有高大的建筑,也没有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广阔的平野一览而尽。

真的回不去了吗?他已经在汉朝待了五天,这场梦却一直未醒。

他沿着来路往家走,路过邻居家,听到有人似乎就在围墙旁边说话,土墙的隔音效果不是很好。

他依稀听见了自己的名字,于是驻足想听听他们在说什么。

中年女人的声音道:“荀忻这病秧子命还挺硬,听说发热了四五天,水米不进,还以为他熬不过去了,竟也好了。”

又一少女接着道:“文若从兄给他请了医师,从兄可是太守都看重的名士,亲自救他岂有救不活的?”

荀忻觉得她说这话逻辑上似乎有点毛病。

中年女人哼了声,嘟囔道:“名士又如何?还不是克妻,只能当个鳏夫。”

这句话信息量有点大,他没听错的话“文若”是荀彧的字,荀彧没娶妻吗?

少女紧张道:

“阿母慎言,阿翁听闻必要叱责你……”

中年女人强自道:“便是他救活一次,荀忻这多病多灾的,定也难逃夭亡之命。竖子坐享家产,他没那个福分。”

女人赌咒一番便又说起了其他事,荀忻脑中胡思乱想着,脚下不停回了家。

阿勉正在院子里劈柴,见他回来了就放下斧子,要来服侍他更衣换鞋。

荀忻摆摆手拒绝了他,“我自己来,你去忙吧。”

阿勉也笑笑,“忘记郎君不喜人随身侍候了。”

换了双鞋子,荀忻找了个手炉抱着,站在廊下看阿勉劈柴,状似无意地叹道,“也不知彧兄长何时能娶妻。”

阿勉果然接了话茬,“彧郎君也是苦命之人。当年大病了一场,就传出彧郎君克妻的风声,也不知是哪里的多舌之人造的谣。此后就无高门愿与彧郎君结亲了。”

他额上沁出了一点热汗,脸颊红彤彤的,哼哧哼哧劈着柴,斧头起落,嵌入那截树干,再使劲往垫着的大石头上一磕,树干一分两半。

他向握着斧柄的掌心呸了口唾沫,“彧郎君神仙人物,不嫁就不嫁,她们也配!”

荀忻点了点头,“言之有理。”

阿勉捡起一块木头扶着,迷惑地看向自家郎君,却见郎君转身进屋了。

荀忻此刻正在飞快地思考他刚刚听到的信息。

他从前也是看过几个版本的《三国演义》的,也玩过三国相关的游戏,荀彧这个人的生平典故他大概知道一点。

荀彧的祖父荀淑生了八个儿子,被称为“荀氏八龙”,荀彧自己也有七个儿子。他还记得那个时候朋友还开过玩笑,说荀家第一是会生儿子,第二是起名用生僻字。

怎么到他这里,他的美貌兄长居然还没娶亲呢?

荀彧比他大整整十岁,这个时候应该有二十六岁了,生在现代也要成为被催婚人士了,何况是在普遍早婚早育的古代。

难道荀彧也是穿来的吗?史书上可没写荀彧晚婚啊。

这件事太可疑了,荀忻在卧室里转来转去,不小心碰倒了什么东西,“啪”一下摔在了地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