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0036 破而后立(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学校管理多年实行大班制。

学习评比和班级挂钩,纪律评比和班级挂钩,卫生评比和班级挂钩……一句话,班级就是学校的细胞。教室就是班级的本部,班级的载体。

学校实行选班制。

关键就是教室和班级分离。教室就是学习的场所,班级就是管理的基本群体。一个班级的学生不一定在一个教室学习。班级仍然是学习、纪律、卫生等进行评比的基本单位。

学生由班主任管理,班主任工作的场地由教室转移到了操场、会议室、阅览室等,就是方便集聚的场地。教室安排了教室长,由任课老师担任。

一位教师,最担心的就是他的教室没有了学生,也就是他的课没人去听。为了吸引学生,老师们把教室建成了花园,把课程进行精细安排,打造成学生知识和精神的殿堂。合用教室的几位教师,成了事业进步的合伙人、合作伙伴。

班主任成了学生的指导者和朋友。及时检查学习的情况。给学生提出关于课堂和教师的建议。

教导处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管理,从入班学习学生人数和课堂抽考质量两方面进行评价;对班级和班主任教学质量方面的管理,以学生考试成绩进行评价。

政教处对各班学生出勤情况和守纪情况进行统计评比。卫生方面,每个班级都划分了卫生区和教室,根据打扫和卫生保持情况进行评比。

“选班制”的推行,将竞争的概念摆在了学校管理的重要位置,调动了教师钻研教材、研究教法的积极性。通过课堂性的提示性测验,让学生明白了自己的学习状况和各位教师的教学情况,有利于选择更好的课堂。

考试从单一的文化测试功能,增加了情报和提示功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