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73章 友谊 千年前已开始(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史料记载,郑和第三次下西洋,船队最远到了东非名叫“麻林迪”的地方。

按照翻译不同,应该是今天东非的“马林迪。”

据说在马林迪城北15公里处的曼博鲁村是一个靠海的古老渔村。

在一片杂草丛生的墓地上,竖着两座一人高的圆柱形墓碑,上面曾镶嵌有10个来自东非华夏的瓷盘,经历千年风霜岁月后,目前只残存了4个。

除此之外,

在马林迪市区向南约5公里,还有一处神秘的古城遗址——格迪城邦。

到了 16世纪中期,格迪城邦突遭废弃,这里生活的人也似乎在一夜之间不知去向。

这里的两座建筑里,分别出土有华夏的钱币和瓷器。

在格迪古城发现的华夏瓷器包括各种碗、碟、坛、罐等。

还有格迪古城出土的华夏铜钱,写着“淳佑元宝”,根据年号判断,属南宋时期。

如果有人去过马林迪旅游,就会看到马林迪旧港高出海面很多的栈桥,传说长颈鹿就是从这里登上郑和船队被送回东方华夏的。

马林迪古称“麻林国”,明代出版的书籍中,记载有“麻林国”使臣曾两次来华进贡“麒麟”,当时,长颈鹿被误以为是神话中的“麒麟”。

当然。

这所谓的“麻林国”,也不算国,连小国都称不上。

顶多就是大一些的土著部落。

依旧看不到任何的“城邦文明”,部落人居住的地方,还是最古老简陋的茅草屋。

看他们的环境,比华夏几千年前的大禹时期,还要落后得多。

毕竟大禹时候,已经有文字了,也使用一系列生活、工作的工具,还能烧纸各种漂亮的瓷器、青铜器等等。

不得不让人感慨,这都14世纪了,这片古老的非洲大陆,还是如此不开化。

此时。

郑和一行人正在这土著部落做客。

一般人留在船上护卫,一半人下船,并带上从大明朝运来的瓷器等等。

没有桌椅,只能就地盘坐。

双方的翻译官,此时正在“牛头不对马嘴”交涉着,一边嚷嚷,一边比划。

大明朝的翻译官,也确实有几把刷子,没多久,硬生生被他们简单沟通上了。

“大人,据这部落人的人说,他们没有足够的食物款待,即将派遣三支队伍,前去狩猎,希望我们来自天朝上国的勇士,也前去帮忙。”

一个老者走回来,报告情况。

郑和问道,“狩猎场在何处?”

老者指着远处,解释说道,“东边有河流,可以去捕鱼,北边是草原,可裂杀大型食草动物,西边林子可以采摘多种水果与野菜……”

郑和皱眉,说道,“我们两万多人的庞大队伍,怎够食用?”

老者翻译无奈道,“大人,他们这里的异族人,并不耕地,也不饲养牲畜,更没有储备粮食,想要补充船队,唯有我们自己去获取。”

一番交流后,郑和便派遣一队弓箭手,在副将带领下,前去草原狩猎。

就这样,800年前的时空,一大群人轰轰烈烈去找吃的了。

郑和与几个领头人物,要留在营地,了解这里的人土风情,并期待能交换一些贸易资源。

林枫与白鹿没有待着,与一众弓箭手队伍出发了。

此时的东非大草原,没有受人类干扰,有着大片大片的土地,繁衍生息,物种千万。

这次狩猎的对象,主要是角马群与野牛群。

狮子与鬣狗等食肉动物自然不考虑,斑马与羚羊跑得太快,脚力追不上,长颈鹿数量并不多,大象皮糙肉厚,也不便宰杀……

不得不说,在近千年前的时空,这草原动物数量太多,太多了。

再有大明朝的强弩弓箭,没多久,便已猎杀到大量肉食。

接下来就是宰杀、烹饪等工序。

哪怕是上万人忙碌,也觉得太慢了些。

切肉、挖灶,砍柴,洗菜,生火……

上百位大明厨子也下船帮忙,并用带来的食料,给这片海外土地上的部落人,打造一顿丰富盛宴,

两个不同文明的人,交织在一起忙碌着,这画面看着奇怪而又温馨。

“不敢相信,在800多年前的古代,我们东方的古人,已经与非洲的古人,曾一起交流,一起忙碌,一起用餐,并且其乐融融。”

“我只想说,那些鲜肉,让人垂涎欲滴啊!”

“嘿嘿,这是真正纯天然无污染的肉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