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两百七十七章 李冰与郑国(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各国互相争斗,都想要增强国力,取得突破,而赵国和燕国的战争,并没有让他们收益,燕国丢掉了城池,失去了贤明的国相,在辽东地区出现了小规模的叛乱,将渠为时三年的安辽政策彻底被破坏。而燕国不少的大臣,也都选择了离开,燕王殴打将渠的行为,让他们非常的愤怒。

这样无礼的君王,显然是不值得他们效命的,燕王认为这一切都是将渠的过错,偷偷派出武士去杀死将渠。

而前往杀害将渠的武士,不忍心去伤害将渠,护送将渠逃离燕国之后,自杀了。

将渠赶到齐国,便再也没有人见到他。

有人说曾看到将渠拿着锄头跟着百姓耕作。也有人说曾看到将渠为他人编制草席来谋生。无论如何,再也没有人见到过这位国相,这让赵王觉得非常遗憾。赵王是很感谢燕王的,燕王的进攻,使得赵王成功将赵人的注意力放在燕国的身上,并且通过击败燕国来鼓舞了赵国的人心。

像这样的好人已经不多了。

齐国对这次战争的干涉,也并没有让他们得到什么好处,君王后的病情,反而是齐国庙堂混乱,政令不通,齐王优柔寡断,对任何事情,都没有自己的看法,他已经习惯了听从母亲的安排,在母亲不能再为他出谋划策之后,齐王建慌了,甚至都不再去见群臣,整日陪伴在母亲的身边。

有儒者赞叹他的行为,认为天下没有比齐王更孝顺的君王。

可是荀子却严厉的训斥齐王的这种行为,荀子认为齐王用心治国,不辜负母亲的厚望,这才是真正的孝顺,而整日陪伴在母亲的身边,荒废政务,只希望母亲早点好起来,再帮着自己处置政务,这是非常自私的人,绝对不是一个孝顺的儿子。荀子甚至告诉赵政千万不要学这样自私的孝顺,真正的孝顺是完成父母好的心愿。

齐国原先蒸蒸日上的状况顿时消失了。

而在魏国,魏王还是没有找到最适合的,最有才能的接班人,这让魏王感慨天下的贤才为什么都不在魏国呢?他派人邀请来的孔斌,只是在几个月后,就被他卖给了赵王。而孔斌先前在魏国施行的政策,被魏王全部废除,段干子等无能的小人,以及那些不愿意再为魏王出谋划策的人,再一次被召集到庙堂里。

魏王对孔斌很是失望,认为他的才能配不上他的名气,他依旧没有让魏国强盛起来。

而赵王还是很开心的,他请来孔斌之后,即刻设宴来款待孔斌,又以孔斌为假相,取代了李牧,李牧则是继续派往云中,守卫边塞。赵王数次跟孔斌请教治理国家的政策,孔斌非常坚决的告诉赵王“不出二十年,天下就要归秦国所有了。若是您没有变法的魄力,不能在短时间内使得赵国强大起来,赵国是一定会灭亡在您的手里。”

群臣听到孔斌如此言语,都是非常的愤怒,赵王却高兴的问道“寡人听闻,秦国是残暴的国家,国君从不以道德礼法来治理国家,请您告诉寡人,该怎么抵御他呢?”,孔斌在赵国巡视之后,方才拿出了方案,跟在魏国的方案不同,他拿出的方案却是要赵国在各地修建粮仓,让各地存粮,在灾时可以救济百姓,在战时可以避免百姓被饿死,让士卒们安心作战。

诸国之内,大概只有赵国,算是有些成果的。

至于楚国,还是在忙于内斗之中,黄歇收走了贵族大量的土地,分发给了百姓,将雇农变成农民,又将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推广到楚国的偏僻地区,主要经营南方的土地,增加楚国的粮产。鼓励百姓生育,解放贵族的奴隶,家臣,迁徙山上的野人,增加楚国的人口。

秦国当然也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虽然这段时日里,秦国并没有对外扩张,可是内政方面,却没有停下来,先是在巴蜀地区,郡守李冰,他带着儿子,访察水脉,因地制宜,前人的基础上修建都江堰,将肆虐的岷江分为内外两股,化害为利,兼具汇洪与灌溉两大功能。

在水利工程完成之后,他又开凿滩险,疏通航道,又修建汶井江、白木江、洛水、绵水等灌溉和航运工程,以及修索桥,开盐井等举措,使得巴蜀地区变得富裕起来,并且加强了这里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巴蜀的富裕,使得秦国有了一个稳定的后方粮仓,可以支持秦国发动更大规模的战争。

好事成双,在李冰完成了蜀郡的大工程之后,秦王令他前来咸阳,接受赏赐。

赵括也看到了这位被巴蜀百姓一直祭拜的贤人,李冰很高大,可是却异常的消瘦,浑身黝黑,看起来就像是一位咸阳城里的老农,他话语不多,从外表看起来有些憨厚,待人也很有礼貌。他来拜访赵括,却是因为《马服书》的缘故,赵括邀请他进院,又令人宰羊款待。

“武成君不必如此。”,李冰面对赵括这异常的热情,也是有些惊讶,他只是一个地方的郡守,论爵位,他也不过是右更,远不如武成君,他不知道武成君为何对自己如此的恭敬。赵括摇着头,认真的说道“我听闻身为将领的人,带着精锐的士卒击败敌人,后人会赞叹他的勇武。”

“身为国相的人,治理国家,让百姓过上的好日子,后人会赞叹他的智慧。”

“而像您这样的人,办水利,使得一个地区数千年因此受益,后人是一定会祭拜您,感谢您的恩德我真希望天下能多出几个像您这样的人。”

“您过誉了,我修建的水渠,能让一个郡的百姓受益百年,而您的《马服书》,则是可以让全天下的百姓因此而受益千年,我从不曾见过您这样的人,我常常通宵去读您的著作,这让我受益匪浅,您在书里所提到的那些政策,您的考成法,一条鞭法,屯田法我从不曾听说谁能想出如此多的制度我有很多想要跟您请教的地方。”

赵括苦笑着,自己哪里是提出这些政策啊,他不过是将自己所知道的那些改革全部都说了出来而已,从汉代的轻徭薄赋,到后来的各项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改革,他所能想到的,全部都写了出来,若不是韩非,他根本都不能将这些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只因为太过混乱。

还是韩非将他平日里所说的言行与他想到的政策结合起来,方才形成了一个勉强能看的政策体系,虽说漏洞百出,也不合时宜,但是如果在将来不被焚毁的话,应该还是能有些作用的吧。中国的封建王朝,是君主不断加强的一个过程,在明清时达到了最顶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