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67章 第67章(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周和音说,她人生第一次听杰伦演唱会,19岁。

也是阿婆去世那年,爸爸看她许久都走不出来的样子,新学期开学,不知从哪里弄到了周杰伦演唱会的票。

小音惊喜坏了,一个劲地问爸爸哪里来的。她老早之前就开始买,都买不到的一票难求。

周学采一个朋友在区文化局工作,他托人托到的一张人情。

小音在现场给父母打电话,要他们听。那时的周学采,笑话且诋毁自己,到底我和你妈都没有比得上一个明星。

周和音在泱泱的人潮里,哭得泣不成声。

边上一对情侣,小姐姐翻包里的纸巾给周和音,以为她失恋了,一门心思安慰她,不要紧的,失恋而已,你总会遇到属于你独自的那个人,他一定在未来等你。

那时候的周和音满不知道爱情是什么滋味,她哭好多,哭阿婆,哭爸爸的溺爱,也哭自己形单影只地来听最喜欢歌手的演唱会。

散场后,周学采过来接她的。

爸爸问她,见到他了吗?

当然没有。我知道他在舞台上就够了,我关注他的作品,听到他的作品就够了。

爸爸不懂囡囡追星的意义。

周和音摇下车窗,指指天上的星星,遥远但又实际存在的意义。

后来遇到陆临,小音和他聊过一个视频创意:每次偶尔夜里回去的路上,她偶然听到有跑车或者快车呼啸而过的那一瞬,她总能想到杰伦《一路向北》的前奏。

ae86拉练的声音。

陆临苦笑,我可没有ae86陪你录这一段。

那时候的小音,天真笃信,笃信她的爱情就是这个人,“没关系,我们有的是时间。”

傅雨旸听到这,不无嘲讽的口吻,唇隙间叼着烟,一说话,燃着的星火上,簌簌落下烟灰来,“敢情我成替补的了,人家没和你达成的,算到我头上了。”

累成泥一般的人,入睡前,最后一句,短而笼统,“嗯,你头上了。”

早上,一人着急忙活地忙出门。周和音旋开手里的谷粒燕麦奶喝了一口,解安全带,要从他车上下来,八点不到的通勤大军,路上堵到爆,好不容易傅雨旸送她到公司楼下了。

她即刻要下车,去赶着打卡上班。

临走,匆匆的询问,“你愿意吗?”

“什么?”某人冷漠回应。

“愿意做我的模特吗?”周和音低低促狭鬼的声音,气息里含着谷粒燕麦奶的甜气。

傅雨旸掌舵的单手松离方向盘,翻他的手机联络名单,勉强再勉强的口吻,“比起找车子,更难的是找封锁的路。”毕竟那种引擎声要瞬间起步,百米加速,地板油门,才闷得出这所谓拉练的声音。

周和音:“哦。”

她刚想说,不行就算了。

傅雨旸催她下车去,“我找到路再说。”

急性子的人,这个时候反而慢了,她问他,“为什么愿意陪我儿戏?”

“不是拍引擎声嘛,哪里儿戏了?”驾驶座上的人反问她。

“我以为你要说我幼稚。”

“幼稚不影响我认同你。”傅雨旸再说,“否则你以为我和你来往,指望你什么,行军打仗啊?谈判交易,那是交给付薪水的人做的。”

和她,“你爸都能纵容你去听演唱会,还去车你回家。”

“我又有什么不可以。”

周和音把手里喝了一口的谷粒燕麦奶塞到他手里,“谢谢傅一叔。”

然后一溜烟跑了。

车里的傅雨旸,一早就火冒三丈,“周和音,你丫给我回来!”

周一这天适逢中国阴历的七月半。

中午,周和音请假了一个小时,加上午休的时间,足够回家一趟。

她到家的时候,前楼堂屋的方桌上已经正经摆了七八道菜,有素有荤,全是阿婆爱吃的口味。

篓子里剩几张银箔纸,其余邵春芳都叠好了,意思间,要小音把最后几个元宝叠好。

周学采从北屋穿行的拐角口过来,手里找来一个小铲锹,待会烧过元宝铲灰用的。

周和音坐在日头下,叠那几张剩下的元宝。

她今日一身的素净打扮,衬衫领口系得一丝不苟的,坐在小凳上,不惧阳光直晒。细致地叠那银元宝,不一会儿,两个食指上就全是银箔色。

周学采趁着女儿回来,和她商量个正经事,“对过姜太太介绍了个人家,夫妻俩带着个下半年高三的女儿,为了高考复习紧凑点,要租一年你奶奶的房子。”

“可以啊。”

周学采话刚说完,小凳上的人就答应了。

只是,“手续你们出面吧。”话里不乏一些经验教训之谈。

周学采把手里的铲锹放下,蹲身过来帮女儿叠那最后几张。

“囡囡,”他很多年不这么喊女儿了,“你阿婆最后交代里,有说到后面这栋房子,是拿傅家一块怀表典当的,没有那块古董表,就没她和我几十年的有瓦遮头。”

周和音一直利索的动作,停了半拍,她一向不觉得叠元宝是封建迷信,她都当手工课一样的完成的。

停顿的半拍,周学采看在眼里,不时,看到小音的动作继续,“爸爸,阿婆都放下了,不然她也不会那么安心住那些年。你最懂她的心气的。”

“无论是谁送的,恋爱期间交往的礼物,实在没有必要耿耿于怀。”

外头厨房过来的邵春芳,端最后一道香煎小黄鱼。

看堂屋爷俩面色不大对劲,问怎么了。

周和音摇头,确实没有什么。

周学采起身翻裤袋里的火机,再把篓子里叠好的元宝悉数倒在地上,引火去烧,中国式最朴素的拜祭方式,没一会儿,堂屋上头就袅袅飘着些烧化的纸,倏忽变成了灰,烟。

这一抔灰飞烟灭前,周学采站在堂屋当中,难得,把那晚和傅缙芳独子聊得最后一截话告诉了妻子和女儿,“他和小音态度差不多,知会我,我当真要还什么的话,找他父亲去,找成为灰的那个人,反正不是他。”

周和音堪堪站在门口,门廊边,光把她的影子投在堂屋里头,等那一截元宝烧得要差不多了,爸爸要拿铲锹铲灰时,她当着爸妈的面,也当着阿婆的面,“爸爸,之前那回我去找他,要把赁房的房款退给他,他那晚说了好多混账话,我一气之下没有还给他。”

“上个月,我再遇到他,还给他了。所有的钱。”

邵春芳在丈夫身后,听闻这一段,冷不丁地朝小音使眼色,不要她说了。

周学采蹲身拿铲锹铲那些烧过、烧透的纸灰,铲到簸箕里,一铲一锹,虔诚极了。事实也是,阿婆当得起他这样的虔诚。

周和音看着爸爸这样清瘦的后背,顿时五味杂陈,她一步上前,想帮他,周学采没让,只让她好好作个揖。然后,吃饭上班去。

中午吃饭空档有人来串门,正是姜太太领着那要租房的夫妻来看房子,全程都是周学采出面的,房租谈得也算顺利,周和音吃过饭要回去上班了,听到爸爸说,当真住过来,就把南楼和北屋这个过道封起来。

“这样,两家都安生。也不影响姑娘读书。”

租客连连称是,说这样最好不过了。

周和音从南楼门楼出来的,看爸爸主人貌地站在北屋门楼处,中间隔一栋楼的深度,她看了爸爸好几眼,他始终不回应她。

时间局促,周和音到底还是出门了。

等到走到巷子中间,回头时,爸爸已经进屋了,北屋门楼台阶处,只剩下她小时候在门口跳房子的映像。

一格一格地,跳着跳着,那个小宁就长大了。

阿婆也不见了。

下午回公司,她中午请假是得骆总口头应允先走的,该补的假单还要补。

趁大佬茶歇空档去找他签假单的时候,骆存东有一搭没一搭的瞟周和音两眼,问沈致那头还顺利?

嗯。合同已经走完,后续我也会及时跟进的。

骆存东含糊鼻音一声。心想这小妞有两把刷子,不声不响摁下两个头颅?

他把签好的假单递回头,大概今天太闲,闲得他要和下属闲磕牙几句,既然傅雨旸那么光明正大地要替她撑腰,也没什么遮着掩着的,“傅先生到时候回头,你怕也是干不长了?”

“什么?”

“傅雨旸来江南是替乔董临时救场的,他总要回去的,你不跟他走?”

周和音心里一堵,跟实心的糯米粽子掉进心坎里来去不得地堵,她再想到中午家里,爸爸要把那连通的过道封起来,南北不通了。

案前人扯过她的假单,耿头耿脑地谢过骆总,“我哪里都不去。”

然后出去了。

骆存东一噎,“哼,小妮子被惯得上天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