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13章 第二百十三章(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第二百十三章/2023321

一旬后,高长松收到了净尘的命题作文。

青鹭化作人形,灵巧依旧,一会儿在高长松肩膀后探头探脑,一会儿又蹲坐在案几旁,让人幻视一只叽叽喳喳的鸟儿,围绕信封打圈。

“十二郎,你那友人可真好看啊。”

还不住感叹。

“我还第一次见到如此俊俏的和尚呢!”

光头这发型,实在挑战颜值。

高长松点头,英雄所见略同:“他年轻时更俊俏。”

说到这,高长松想起一件趣事,他认为净尘像善良版的妙僧无花,二者的经历也有相似之处。

“十年前,净尘去车迟国讲经,被那国公主一眼看中,哭着闹着要他还俗做驸马。”

“然后呢,然后呢!”青鹭兴奋极了。

高长松摇头道:“没什么然后,他要留作驸马,哪能成为金沙寺的住持?找机会逃出车迟国罢了。”

这只证明净尘的外表令人一见倾心。

他的字就像他的人,俊逸出尘。

从厚厚一沓信纸中便可看出他与陈玄奘关系匪浅,高长松想:我还真问对人了!

随即一字一句看过去。

命题作文“我眼中的陈玄奘”被他写得声情并茂。

“十二郎亲启:

一年不见,远在长安城的你还好吗?修行是否有进益?又有什么新的发明创造?

托你的福,这些年乌斯藏发展得飞快,甚至有人慕名前往高老庄,就为瞻仰你的居所。

镇上的人生活也越来越富庶,就连街上的闲汉都变少了,他们多被父母妻子撵去酿酒坊做工。

这一切变化都是你带来的啊!”

寒暄一长串后插入正题。

“我对陈玄奘的了解并不多,只能将我知道的写给你听,若有不对的,还请海涵。”

净尘写信的格式很规整,他先写陈玄奘的生平。

“玄奘法师的生平说来也有些离奇,他本是丞相小姐与状元陈光蕊之子,陈郎被奸人所害后,丞相小姐忍辱负重,生下他。

为保玄奘法师的性命,其母将他放在一块木板上,顺河流而下,如此才不会被害。

玄奘法师是个有佛缘的,木板流过金山寺门前时,长老听见了婴儿的啼哭声,于是将他抱走,玄奘法师儿时就是在金山寺长大的。”

如果说到这,都是高长松听说过的,后面就有些超乎他的认知了。

“金山寺的位置很不好,位于绵延起伏的山间,那里别说是商道了,连人都没有几个,为支撑生活,玄奘法师从小就入山林砍柴、采药。

长老看他细瘦的胳膊被割出一道道血痕,心中不忍,便将捶筋打骨的功夫传给他,玄奘法师天生就有大毅力,练功的辛苦连成年人都受不住,谁知他不怕苦不怕累,十年如一日地在寺院后练习。”

高长松:“……”

不知为何,他心中浮现出一副画面。

古寺后有一片被夯实的土地,一口深井钻通东北角的土地,十岁不到的小和尚趁打水的功夫,在边上坐俯卧撑。

他甚至只用一根手指撑,汗水从额头、每一块肌肉上缓缓滑落。

高长松:“……”

不存在的记忆增加了。

他猛然摇头,将那充满魔性的画面晃出脑外。

然而,下一段叙述硬生生将高长松的想象具现化了。

“如是三年,玄奘法师只身入山林,教化了危害山下百姓的大虫。”

高长松:“……”

净尘细细描述他是怎样“教化”大虫的。

“山峦中无成精的妖怪,大虫凭其体魄,捕杀走兽,养得膘肥体壮,一回,他无意间吃了砍柴的樵夫,从此改吃人族,连续吃了三四个人。”

“玄奘法师听说了,带一把八十斤的禅杖进山。”

高长松:他才多大啊,就能举起八十斤的禅杖!

力能扛鼎,就是这么回事吧。

“大虫人吃多了,嘴也被养刁了,看见细皮嫩肉的小和尚,哪有不馋的。”

“它都不屑于掩藏,从草丛里慢条斯理走出来,还吼一嗓子,寻常它这般,都能把人吓得两股战战,跌坐在地上。”

“玄奘法师完全不同,他站在猛虎前,面有不崩于泰山之色,猛虎见他如此,心生恼怒,咆哮一声猛然发力,张开血盆大口,恨不得将其一口吞下。”

“说时迟那时快,玄奘法师脚下一蹬,如利箭般射出去,比大虫还要灵巧,禅杖被他舞得虎虎生威,重逾千斤。”

“第一杖,打虎脊骨,禅杖落,猛虎哀嚎,玄奘法师听他此声,面色不改,反问猛虎‘你可知疼了,需知百姓身体被锐齿撕裂,比你疼千百倍’。”

净尘的描述很有画面感,高长松在脑中复盘画面,暗自摇头,又不是虎妖,哪里听得懂人话?对他碎碎念,不仅没用,看着还有些鬼畜。

“猛虎不听法师言,又因疼痛,狂性大发,玄奘法师叹息一声,禅杖连连下,第二杖打断脊椎骨,第三杖打碎头,虎皮不损而七窍流血,很快便没了声息。”

真是物理超度啊!

“自此金山上下一片太平。”

高长松看到这,忍不住问青鹭:“你说他,怎么描述得绘声绘色,好像亲眼看到似的。”

青鹭压根没看信,听高长松此言,脑袋上浮现出一问号。

啥,你在说啥?

好在高长松接着看下去,看净尘很谦虚地说道:“这段往事在金山附近口耳相传,我也是去那拜访住持时,听山下老农所言。”

“好家伙,这成武松打虎了是吧。”高长松感叹,“都改编成民间故事了!”

接着往下看,基本上都是打大虫、打熊、打狼、打妖精,大部分都不能被说服,所以物理渡化了,也有一些是被打疼了,或者被玄奘法师感化了,甚至被他带进寺庙修行了一段时间,成为了好妖怪。

“过些年,玄奘法师在当地打出些名声,金山寺内的经书他也尽数读完了,住持劝说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去其他寺庙修行,玄奘法师便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学习了《涅槃经》《俱舍论》等各种经书。”

净尘没说他发下宏愿西行,想取得真经,或许连他也不曾听说过,玄奘的梦想,只是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他一路游历至大唐,在某知名寺庙中坐定,开法会、,引来无数信徒。

“玄奘法师年纪不大,佛法却十分精深,我每回同他论道,都颇有进益。”

到这为止,信读完了,玄奘的前半生也写完了。

其实吧,跟高长松想得八/九不离十,就是跟西游记中软弱善良的唐僧差得有点多,他发自内心为孙悟空高兴起来,有这样的师父,大圣的西行路肯定要好过很多啊。

……

后又零散打听些传闻,见跟净尘说得差不多,高长松就去复命了。

他直接朗读范文,孙悟空听后,拍手道:“好好好,是个爽利的和尚。”

读到打大虫一段,孙悟空两眼放光。

陈玄奘的经历给了孙悟空一些信心,高长松虽说:“这都是打听来的,做不得数,玄奘法师人如何,还要大圣您自去判断。”

孙悟空摆摆手道:“只要这是是他干的,便是个爽利人,叫他一声师父也不亏。”

高长松又回到长安

这一来一回,水陆法会已近末尾,因观音菩萨现身赐陈玄奘袈裟,唐王与文武百官喜不自胜,朝会上封他为御弟,把西天取经的事儿过了明路。

高长松一方面感叹,西游记正篇终于要开始了,另一方面又有点儿忧郁,想师父听此言,得怒成什么样啊。

思来想去,他都不大想回灵宝派了,只想等师父冷静些,再去安抚他。

水陆法会结束,还有另一件儿好事,即钟离珺结束了加班,又没活儿了。

于是这天,高长松才推开房门,就见他在榻上打坐。

高长松立马就高兴了,他也翻身歪在榻上,一边玩钟离珺的衣角,一边说:“最近没活了吧?”

钟离珺思索道:“最近没事。”

高长松一听:“那之后有事咯?”

“是。”这也不是什么机密,钟离珺道,“唐王下令,三月之后要随送亲队伍一起入吐谷浑。”

高长松“啊”了一声,他虽没听见风声,却将这事儿跟历史书上的一段记载对上了。

“文成公主入藏?”

谁知钟离珺也十分奇怪,他说:“文成公主?宗室内没这号人。”

高长松心说,莫非是我记错了?催促钟离珺道:“你给我说说,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在西游剧情推进的同时,正史发展也没拉下。

唐王对少数民族的政策,跟历史上没有区别,先以武拨乱,再施开明宽柔之策。

前几年,吐谷浑跟大唐打仗,声势颇为浩大,结果当然是吐谷浑全线溃败,以大唐为尊。

唐王是典型的打一棍子给一个甜枣,既然打服了,就要跟对方表现一下亲善,那这年头怎么表达亲善呢,他想想,找了一个宗室女去和亲。

这命宗室女被封为弘化公主。

听钟离珺解释完,高长松才哦了一声,是他记错了,文成公主入藏,嫁给的是吐蕃的松赞干布啊。

他思索了一下路线,问钟离珺:“那你们准备走哪条路线?”

“吐谷浑与车迟国毗邻,应当是从两界山入西番哈密国,经过乌斯藏、宝象国与乌鸡国,仔入吐谷浑。”

西域有不少国家,都没跟唐王朝建交,甚至是敌对关系,护送公主和亲,肯定要从友好国家走。

这路线跟陈玄奘的西行路线高度重合。

高长松略有些无语,他想:在这政治大背景下,让陈玄奘西行十四年取经,真是一场作秀,如果正经派出使团,按脚程,过了三四年也就到了,哪要走这么久啊。

……

次日一早,高长松通过锚点,前往东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