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31章 037~040(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困境·==

刀子不落在自己身上,人是不知道疼的。

张良在此之前从未想过,自己的家人其实也有可能遇到危险,甚至被人害去性命。他的思维还停留在张家地位超然,即便家中没有顶梁柱,靠着往日荣光也无人敢惹的时候。

这件事就如一记重击,彻底将他从过去的美梦中打醒了过来。

张良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已经不再是过去那个高高在上的贵族,而成了往日从来不屑于关注的无权无势的老百姓。

意识到身份转变之后,即便张良仍旧痛恨害他张家至此的嬴政与秦国,他却也已经可以用相对冷静的态度来审视秦律的优缺点。

毫无疑问,秦律是严苛的。

不仅仅是因为秦律出现了无数的酷刑,也因为秦律一直对犯罪秉持着零容忍的态度,连最轻微的偷盗,都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

比如偷盗的人数达到以及超过了五个人,这在秦律中便会被视作有组织犯罪,即便这些人只偷盗了一钱的财物,所有涉案人员也会被砍掉左脚,脸上刺字,还要被发配去修补城墙;

不满五个人,但偷盗钱财超过了六百六十钱,涉案人员除了不会被砍掉左脚而是割掉鼻子外,其他惩罚与超过五人的同等;

二百二十钱以上,而六百六十钱以下,涉案人员刺青发配修城墙;

一钱以上而二百钱以下,流放……

这还仅仅只是偷盗而已。

可乱世用重典,在这个游侠儿习惯于“侠以武犯禁”,为胸中义气而视律法于无物的时代,秦律的出现很好地遏制了这些人的出现与犯罪。

再者,秦律也不仅仅只有这等骇人听闻的刑罚,也有不少保护见义勇为者、保护弱势如未成年人、女性、老人等群体的法律。

如家暴伤人者会被剃掉胡子,在胡子长出来之前,家暴者无论走到哪儿都会被人指指点点;比如唆使未成年人犯罪,唆使者全责;比如儿女不孝,只要父母上报官府,官员调查后发现确有其事,严重的甚至会处死儿女……

张良毕竟是个聪明人,而且有着足够的大局观。

所以当他脱离贵族身份去看秦律后,便立刻看出了秦律出现的必然性与优越之处。

张良甚至生出了想要认真研究秦律,吸取其中优点以便……

以便什么呢?

张良有些茫然,他如今不过是个阶下囚,就算将秦律研究透彻,并能学以致用又有什么用呢?韩国已亡,他即便学得治国之才,又该为谁效力?

-

嬴政并不知道张良已经改变了想法,他也没工夫去关注一个尚未长成的张良。

他只是突然从这桩案子上发现了一件事,若是在攻打下其他国家后继续任用六国贵族为官,不但会大大降低各郡县判案的效率,还极可能影响到秦律的推行。

而无法推行秦律,就会影响到秦国对六国遗民的统治。

这是涉及国之根本的大事儿。

嬴政将王绾、尉缭、李斯三人请到宫里商议此事。

王绾很理解嬴政的忧虑,却略有些疑惑:“陛下,秦国不是一直设有学室吗?一般而言,大秦的百姓只要不曾犯罪,又认识一些文字即可报名入内学习秦律,若达到要求即可成为秦吏,做得不错也有升迁机会。”

难道,这还不够?

来秦国为嬴政效力之前,在故国楚国也只是个小吏的李斯更明白嬴政的意思:“陛下的意思应当是,从学室出来的小吏除了断案之外,似乎并不具备处理更复杂事务的能力,于官场中上升的可能有限。”

也即是,从学室出来的小吏大部分都不具备治国的才能。

秦国武将频出,却似乎并不具备培养出治世能臣的条件:历代秦王身边出名的能臣,基本全是从其他国家投奔而来。如张仪,魏国人;范睢,魏国人;吕不韦,卫国人;尉缭,魏国人;李斯,楚国人……

但要让李斯来说的话,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并非学室的教育真有多大的弊端,也不是秦国的贵族、百姓真就没有其他国家的人聪明。

造成这一切的真正原因,其实是秦国的军功制度。

他见嬴政认真看着自己,开口道:“诚然,学室出来的小吏极少有脱离小吏身份,进入官场,成为县尉、县丞等正式官员的人,这也许和小吏只学习秦律有关,但更大的原因还是在于即便学室的学生学成出师,可以到官府担任小吏,可一旦发生战争,小吏也与寻常百姓一般必须穿上甲胄去前线打仗。”

战场是个绞肉机。

李斯也许不知道这个比喻,却也明白:“从学室走出的小吏走上战场后,往往因为其身体素质不如其他时常劳作、训练的秦人好,在战场上的死亡率往往更高。”

很多有潜质的小吏,往往去过战场后就再也回不来了。

尉缭明白了嬴政的意思,也跟着开口:“历史上有名的治国能人,几乎每一个都花费了大量时间在书本典籍上,秦国小吏却并没有沉下心研读圣人典籍的机会。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也必须花在锻炼自身以备随时进入战场拼杀。”

王绾也明白过来:“律法向来只能治人而不能治国,可其他圣人典籍,朝廷并未命人抄录下发给各个郡县,百姓穷困,自己无力花钱购买也无处接触,没有给百姓提供条件,百姓自然无法长成陛下想要的模样。”

李斯补充道:“而且想要学到可以治国……不,哪怕仅仅只是治理一个郡、一个县的程度,也需要十好几年时间学识与见识的积累,可若是进入学室学习秦律,聪明的百姓甚至一两年就能达到合格标准,成为让人艳羡的小吏。在兵役的威胁下,不太可能有人愿意让自家孩子去学前者。”

毕竟说不准什么时候,孩子上了战场就回不来了。

王绾点头:“天时地利人和都没有,如今的秦国只怕是培养不出陛下想要的人才。即便攻打下其他国家,为了最大限度地吃下他国土地与人口,推行秦律与军功制度也势在必行。”

除非,秦国废除如今的军功制度。

可偏偏军功制度才是秦国强盛的关键,若是废除,无异于主动拱手奉上大好局面。

嬴政皱眉:“难道就没有其他办法了?”

李斯三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李斯主动开口道:“也许,只能等天下安定之后,才能着手培养其他人才。现在最要紧的,应当是秦国储备的小吏不够用……”

若是够用,也不至于连一个小小的颍川郡(韩国)都必须启用旧贵族管理一方百姓。

嬴政不是不明白李斯三人的话,但他看得更远,他完全可以想象,若是无法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取代旧贵族,以后即便是秦国统一了天下,只怕也没办法真正的掌控他国土地与百姓。

几位大臣说起国家大事时整个人都像在放光,林阡下意识就选择了安静。

如今几位大臣说完了,一直安静磨墨的林阡才像是解脱了什么束缚一般,整个人都变得活跃起来。

当然,她也不敢在这种严肃的场合贸然开口,只是在心底隐隐为刚才听到的话感到新奇:她以前可从不知道秦国还有专门学习法律的地方,更不知道只要认字儿的百姓都能去里面学习,学成后就可以立刻走马上任。

不过也有问题……

【那些百姓认识一些字后倒是有了去学室学习律法的出路,可对于老百姓而言,最关键也最困难的地方,应该是从无到有的认字吧?这年头又没有拼音,更没有声律启蒙等帮助认字的书籍,我要不是有前世的基础在,没个正经的老师教导,指不定现在连“一”都不认识。】

【如果所有秦国百姓都认识字,也都可以进入学室学习律法,哪怕有战争这个人命收割机在,秦国也不至于这么多年一个能臣也没出啊。】

【秦国现在最应该做的,明明是让所有人都读书识字!】

嬴政忍不住看了林阡一眼。

林阡反应过来,忍不住在心里嘀咕一句:【嬴政你如果真听得到我的心音,就当我刚吐槽的话是耳旁风,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就行了啊!我前世就是个普通人,对政务一窍不通,刚才就是胡说八道你千万别当真!】

==·人口·==

林阡倒是想过借此机会再次试探嬴政——

上次试探半路夭折,可不代表她就真的相信了嬴政没有类似于读心术一样的异能。

林阡至今也对此半信半疑。

但此事毕竟是国事大事,决策本身涉及一国百姓,她还是不要瞎掺和比较好。

嬴政无奈:他又不是蠢的,怎可能听风就是雨?

如果自己真决定采纳她“让所有人读书识字”的“建议”,肯定也只是因为这个建议真的有用,而不仅仅只是因为她提出了这个建议。

但问题是,“让所有人读书识字”对现如今的任何国家而言都不现实。

其他国家不愿让百姓读书识字,或许还是因为贵族阻挠,秦国却并非如此,历代秦王没有“让所有人读书识字”以培养属于秦国自己的人才,仅仅只是因为……

让所有人读书的成本太高而已。

竹简、木牍等记录文字的载具太厚太重,传播不便;布帛等记录文字的载具堪称价值千金;可以写在竹简木牍与布帛上不晕染的墨同样昂贵;毛笔最容易得到,但吸墨性好的毛笔也并不易得……

更不要说,书籍一向被贵族视作传家宝,轻易不会让其他人抄录借阅。

若是无法解决这些问题,让所有人读书识字也不过是空中楼阁,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

除非能降低读书的成本,否则即便是秦国也有心无力。

但林阡方才的心音,也有那么一点点可取之处——

林阡的想法是,只要读书认字的人多了,进入学室学习法律的人也会相应增多,而那些了解法律的小吏们日后成为嬴政所需的能臣、谋臣的可能同样会跟着增多。

嬴政确实没办法让更多人读书识字,但林阡的想法未必没有另外的操作可能。

他看向李斯几人:“若没办法直接培养出秦国需要的人才,那么增加人口呢?秦国推行军功制度究其根本也是为了能征召到更多的兵力,培养出更多勇武善战的士兵。若是秦国人口有所增加,以至于兵力过剩,那么,至少之前无法免除兵役的小吏就有了不上战场的可能吧?”

李斯一顿,点头:“若是兵力充足,自然可以免除小吏的兵役。”

然而……

王绾提醒:“陛下,您忘了自商君变法以来,秦律一直在鼓励生育?”

嬴政看向王绾:“寡人自然清楚。但人口的增加除了每年增加的新生儿,不也可以向其他国家招揽?除此外,颍川郡既然已经设立,颍川郡的人口也该利用起来,你们可曾调查颍川郡有多少人口,其中有多少孩童又有多少可以服兵役的青壮男子?这些人入伍后,能否缓解一部分秦国兵力的需求?”

王绾看向尉缭。

尉缭开口:“回陛下,颍川郡设立后,百姓积极报名入伍,似乎并抵触从军挣军功。但颍川郡百姓之前较少训练,体格不比秦人健硕,又无老兵带领,想要投入正式战场只怕还要训练个一两年。”

全是新兵蛋子的队伍拉到战场上,基本等于送死。

嬴政再次皱眉。

这事不但王绾尉缭没办法,李斯也没办法。

而且可以想见的是,在一统天下之前估计同样没办法,因为战争会损耗人口,所以即便有着源源不断的他国百姓补充进来,但想要达到嬴政希望的,兵力多到可以让人数颇多的小吏免除兵役也不太可能。

因为真要这样做了,只怕会有更多的人想要去当小吏。

林阡看了嬴政一眼。

又看了一眼。

又又又看了一眼。

嬴政:你眼睛抽筋儿了?

他无奈问道:“夫人可是有什么想说的?”

林阡瞬间来了精神:【你们要是问其他的问题,我一个普通老百姓还真没什么有用的见解。但你要是问人口的话的,这问题的答案,我知道啊!】

她小心地看了李斯三人一眼,见他们都好奇地看向自己还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

林阡轻轻咳了两声后,道:“如果你们只是希望能有更多可以做事儿,尤其是没有兵役限制,能在学习这件事上投入更多时间与精力的人口的话,秦国……不正好有一半人口没被重视起来吗?你们只需要给一个机会……”

别说是嬴政了,就连李斯几人也都来了兴趣。

“秦国竟然还有不曾被重视利用起来的人口?夫人的意思,不会是各位贵族家的奴隶吧?”尉缭皱了皱眉,“但夫人你要知道,以秦国现状,那些奴隶中真正有本事,身体强壮之人估计都已经选择入伍参军了。”

其他人一听尉缭的话,便跟着皱紧了眉头。

如果林阡口中不受重视的人口真是奴隶,那她其实不如不说……

林阡扯了扯嘴角,略无语:“我……在秦国长大,怎可能不知道奴隶也能参军挣得军功改换户籍?我要说的不是奴隶,而是女性!”

李斯等人眉头皱得更紧了。

尉缭开口:“您这提议简直比说奴隶还荒唐!女子在家相夫教子,织布做饭便已经用尽全力,再无余裕关注其他,从未听说有女子习得本事,入朝为官的。”

林阡当即倒吸一口气:“您这是欺负我读书少呢?还是自己读书少见识短呢?”

尉缭眼角一抽:“夫人慎言!”

林阡无语:“本来就是!距离周朝建立也就几百年时间,我就不信商朝的事迹没有流传下来。就算商朝的女将军女首领妇好(zi)的事迹没有流传下来,巴郡寡妇怀清从亡夫手中接手后蒸蒸日上的丹砂生意你们也不曾放在眼里,咱们秦国不还出了一位宣太后?”

“秦国在宣太后治理下难道变得民不聊生了?国力衰弱了?根基受损了?若没有,其存在本身就证明了女子也有不输于男子的智慧,一直没有其他女性出头,只是因为没人给她们机会罢了。”

“男子比女子优越的,从来就只有先天的体力差距。”

尉缭愣住,下意识看向嬴政。

林阡懵了一下,缩了缩脖子,也忍不住将视线转向了嬴政。

嬴政却并未生气,反倒点了点头:“倒也不是没有道理。”

王绾有些急了:“陛下,当年武王伐纣,便曾提及‘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让女子掌权不但贻笑大方,还是祸国之源啊!”

林阡本来没想和他们辩论,但一听这话,嘿,她可忍不了了。

她直接冲着王绾道:“你们都把周朝掀翻了,还拿周武王的话当金科玉律呢?”

嬴政没忍住,噗呲一声笑了出来。

他一笑,尉缭与王绾二人便不好再开口了,只是眼里仍是满满的不赞同。

李斯一直关注着嬴政,见状不由陷入了深思。

林阡撇了撇嘴,算了算了,她本来就只是试试嬴政态度而已,和其他人争执根本没必要。

【唉,嬴政你可真是空有宝藏不会用。】

【女子能做的事情绝对不只是相夫教子与生育子嗣而已。我前世所在的国家从建国之初就一直宣扬“妇女能顶半边天”,而事实也证明这话没错。我们国家的生活水平当时落后其他国家几百年,却硬是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就追赶上了其他国家,其中最关键的一点便是解放妇女,直接为国家增加了一半的劳动力。】

【就是打仗,女子也半点儿不差的。】

【当年赫赫有名的红色娘子军同样让敌人闻风丧胆,秦国如果真觉得人不够用,给女子更多的机会与权利,让她们站出来肯定没错。】

【现如今可是最好的机会,如果等战争结束了,你再想要解放女性生产力受到的阻碍可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然而嬴政还是毫无反应。

林阡突然就对嬴政能听人心音没有半点儿抵触,反倒希望这是事实了。

唉……

==·规则·==

那天的谈话似乎并未带来任何影响,嬴政仍旧每天沉迷政务,林阡也只能每天上值,为嬴政做点儿力所能及的小事。

一开始林阡还有些失落,但很快,她就被其他事转移了注意力。

说来这事儿还与死去的赵高有关。

赵高当时突然求见嬴政,又提及了华阳太后与林阡二人,林阡担心赵高想要算计自己,所以提前找到另一个世界的花,想要拿制作土豆粉的配方与花交易更多的土豆,当时林阡考虑的是,如果赵高真给自己挖了什么解决不了的坑,她就直接把土豆拿出来换自己活命。

毕竟人都要死了,什么秘密也都不重要了。

可后来赵高不是与嬴政见了一面就直接无了吗?林阡的计划就没用上,从花那儿提前要来的土豆也都还给了她。

花却对林阡口中的,保存妥当可以存放一年的土豆粉上了心。

这里就不得不介绍一下花所在的世界了。

花的世界至今仍处于原始文明阶段,没有发展出城池、国家的概念,人们仍旧以部落的形式聚集在一起。

嗯,值得一提的是,花的世界仍旧是母系氏族占据主流,而花正好是他们部落的祭祀。

所以花与林阡的交易不但非常方便,她大部分时候还可以全权做主。

而在林阡提过一嘴土豆粉的存在后,花就对其念念不忘,只是担心林阡忙,所以才一直没主动找过来。

但是,花的部落最近发生了一件大事,她不得不找上林阡——

花所在部族之前挖出来的土豆因数量太多,全都堆放在了同一个山洞里面,所以即便他们按照林阡的意思选了一个阴凉通风的山洞,两个月过去也仍旧有大量的土豆开始发芽。

那一个个土豆芽肥嘟嘟胖乎乎,白嫩可爱,可林阡提醒过,土豆发青发芽后不能吃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