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29章(1 / 1)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是什么桥?果然,他们的注意力立刻转移了过来。律风看了看周围,说道:大家先坐下,我跟你们慢慢说。心怀困惑的留学生,拖着凳子过来,围着律风的小黑板坐下。他们身边的建筑师,竖着耳朵听他们的聊天,同样拥有相同的问题。殷知礼喜欢的学生有多优秀,建筑师们都是知道的。哪怕是坐落在古堡酒店观景台远处的利斯图书馆,都有这位设计师的手笔。可是,究竟是一座怎样独具魅力的桥,使这位设计师放弃了建筑,转投了桥梁?怀着这样的好奇,他们盯着律风的背影,再次见到了黑板上的崭新笔迹。那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大河,宽阔的匍匐在律风笔下。他随手画出一根直线,就能标注出河流的宽度。律风说:这就是曲水湾,我们交流团桥梁分院带来的伟大作品曲水湾大桥,就是建立在这条河湾上。那是一条长达三千米宽的河湾,宽阔的江面分割了两岸眺望了近百年的城市,也成为了河湾两岸交流沟通的鸿沟。在曲水湾大桥建成之前,全世界跨度接近2000米的桥梁,有且仅有一座。律风握着笔,并不介意讲述桥梁背后的故事,所以负责这座桥梁项目的总工程师团队,特地去了日本、荷兰、意大利等具有特大桥建设经验的国家,寻求帮助。他不是第一次讲述这样的求助,却每一次都能感受到不同的寂寥。日本开价三十亿咨询费、荷兰报价六亿欧调研钱,意大利、德国、美国都没有放过这个绝佳的机会,开出天价,让中国当一个冤大头。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连建造一座桥梁都要看别人的脸色。所以,律风说:但是很遗憾,没有人能够帮助他们,而当他们放弃幻想,决定自己埋头研究怎么造出这座全世界绝无仅有的跨江大桥时,我就被它深深吸引了。黑板上的曲水湾,不过是简单的几根曲线。而律风的笔尖划过,很快就在这些曲线上,拥有了最近最短的两点直线。立项十年,耗时七年,当曲水湾大桥建成的消息传遍全世界,我跟你们一样,还是英国独立建筑学院的一个学生。律风看向面前陌生的留学生,他和他们学习相同的知识,懂得相同的理论。也许唯独不同的是,他在英国陌生的土地上,曾为一座桥梁激动得辗转反侧。对我来说,曲水湾大桥的意义是不同的,它带给我的震撼和思索,远远超过了我曾经喜欢的任何一座建筑,也决定了我回国的选择。律风笑着为黑板上的曲水湾大桥,画上精致的三角钢型支撑结构。小小的三角穿插于它极长极轻的躯体,带着两岸居民走过这条曲水湾的期望。我想建成这样的桥,我想感受这样的桥建成时候的喜悦,所以,我才会去桥梁院。说着,他在这座气势如虹的曲水湾大桥旁,画出了巍峨的尖顶。只需几笔勾勒,就能叫在座的所有人,见到终年不散的缭绕浓雾,知道它是一座海拔极高的山峰。可他笔尖落在山峰之上,流畅地画出了一条盘旋的巨龙,几乎下一秒就能乘风而去。也因此,我才有幸见证了这座即将腾飞的乌雀山巨龙。乌雀山大桥,几乎成为在座留学生们惊诧的对象。他们从未想过,那条弯弯曲曲的盘山桥,在律风笔下会是一条龙的模样。律风笑着说:如果你们想知道回国的前途如何,我实在没有办法给你们更好的建议。但是,如果你们想知道中国的桥梁如何,那我能够站在这里,跟你们说上七天七夜,都不愿停。-在英国举办的交流会,随时都吸引着国内媒体人的目光。那些代表着世界建筑巅峰的大师,在交流会上畅所欲言,讲述着令人惊叹的艺术奇迹。从建筑到桥梁,从桥梁到道路,人类建造的地标成为了新的关注点,也成为他们报道里重点关注的方向。国内向来报喜不报忧。哪怕克里姆在社交主页,炮轰乌雀山大桥不可能建成,在国内媒体的报道版面,依旧是国际建筑师盛赞乌雀山大桥。乌雀山大桥盘山设计方案备受赞誉。然而,官方再怎么刻板赞美,都掩盖不住背后幸灾乐祸的声音。不知道身处哪里的网友,上来就贴出了克里姆的发言。这可是桥梁专家的点评,我们还是不要把一座没建成的大桥夸得那么好听了吧?事实上,我完全没有觉得这座桥梁有什么了不起,看来我的观点和英国专家差不多。网络上对乌雀山大桥的批评,并不比英国网络上少。一部分人,更相信国际桥梁专家的观点,认为国家又在耗费精力,做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甚至坚定不移的力挺克里姆,希望这位英国人,能够帮助中国认清现实。伴随着国内渐渐冒头的莫名中伤,中国交流团没有官方发表任何的驳斥和抗议。仍在参与着交流会行程,慢慢阐述着中国的代表作品。可网络上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却实在是坐不住了。你们根本不懂建筑,也不懂桥梁,只是听一个对中国有偏见的专家发言,就开始诋毁自己的国家了?乌雀山大桥虽然没建成,但是中国的曲水湾大桥也是作为代表作品参加的交流。能够和曲水湾大桥并列的设计,一定能够顺利建成!能够获得这么多媒体重视的大桥有几座?乌雀山大桥明年就要开工,你们是等不到明年了吗?两方人马,各执一词,令乌雀山大桥成为了网络热词。还没等他们深挖交流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一段一段视频,就在网络上流传开来。#设计师谈乌雀山大桥##中国最好的桥梁##克里姆会后悔的#他们点开视频,就能见到一个身材颀长,西装革履的年轻人,拿着笔,站在小黑板前说道:乌雀山大桥的设计、建造已经通过了中国最权威的单位审批,只有不懂得中国的人,才会怀疑它能够建成的事实。毫无疑问,这座大桥会成为曲水湾大桥之后,又一项世界奇迹,它也会是中国最好的桥梁。不少人关于乌雀山大桥的疑问,都得到了年轻人笃定的回答。忽然,有人提到了网友最为关心的克里姆。那么,你有想过去劝说克里姆先生,放下偏见吗?嗯?年轻人笑容没有丝毫变化,而是更加自信的说道:偏见是无法靠语言消除的。等我们乌雀山大桥建好了,他自己就会后悔。之前还扛着克里姆观点作为冲锋旗帜的网友,差点被这个家伙的狂妄自负给气到脑溢血。这谁啊这是!简直信口开河!律风都不认识?他就是乌雀山大桥的设计者!英国新闻仅仅拍摄了律风讲解桥梁的身影,而中国留学生则是录下了他说的每一句话,分享到社交网站上。当国内网民还在争论这谁的时候,留学生圈子已经被这位年轻学长说的话,吓到直呼痛快。他们看交流会的新闻报道,还觉得咱们中国人内敛谦虚,都是用事实举例。结果看到本人才知道,律风这么年轻,竟然说话毫不客气!他说到乌雀山大桥,浑身都是自信和骄傲,根本不是媒体的寥寥数语能够报道清楚的!克里姆的狂轰乱炸,瞬间变成了无能狂怒。看看这视频,看看这气度,人家淡定从容根本不在乎。吴赢启看到这些视频的时候,已经是内销转出口再转内销了。他知道律风在观景台上开小课,但他不知道这个小课,竟然在国内引发了激烈讨论。随手一刷,就能看到年轻设计师怒怼克里姆中国桥梁挑战权威。好吧,律风也不是针对谁,他只是阐述事实。甚至他们国家设计院上上下下,连清洁大妈都知道乌雀山大桥,肯定能建成!律风解释道:因为那天留学生来了,我就多说了几句。下次我一定跟他们说不要录像。吴赢启瞬间理解了殷知礼的心情,难怪殷大师对这位优秀学生念念不忘,因为他也太懂事、太乖巧、太有才华了。我没有怪你的意思,也没有怪他们录像的意思。吴赢启看到网络风向,已经因为律风的发言变得支持乌雀山大桥声讨克里姆了。他说:我只是看完视频,只想赶紧回去叫人开工。这律风放出来的狠话,总要让它全都实现才行!短暂七天的交流会结束,国家设计院交流团直接谢绝了后面几天的欧洲游,选择迅速回国。欧洲的风景和建筑确实有欣赏的必要,但是他们都没有欣赏的心情。道路院得回去递报告,看看能不能和伦敦市达成交易狠赚一笔。建筑院跟国际大师们搞好了关系,立刻就想回去申请几场交流讲座,让他们来跟国院设计师交流切磋。桥梁院更直白了,想回去加班,想回去画图,想在乌雀山春暖花开的第一时间,冲进建筑工地,打响建桥第一枪。当他们回国的飞机落地,交流团的人都没有什么休息,忙碌的开始整理交流会学到的经验,重新投入到工作之中。律风和殷以乔的关系,好像从那一晚之后,重新回到了该有的距离。殷以乔每天都会在固定的时间点,发来问候。早点起床,记得吃早饭。中午了,吃完饭休息一下再忙。下班了吗?晚上早点休息。有时候律风来不及回答,殷以乔就会在晚上接近11点的时候拨来视频电话,用温柔的声线和眼神,强迫他赶紧下班回家。搞得律风不敢怠慢,有消息必回,免得被师兄发现自己又在偷偷加班。乌雀山大桥动工时间越来越近,律风手上的工作也变得格外繁忙。直到建设集团发来通知,告诉设计院可以去现场的时候,律风才算从紧张的期待里脱离出来。他带着兴奋的情绪,给殷以乔发消息,乌雀山大桥项目要动工了,我会跟着吴院一起去现场,你不用担心我加班,因为我天天都会加班!设计师不用天天住在现场,但是乌雀山大桥的建设复杂,他们国院都会派人全程参与这些重大工程项目。住进乌雀山是必然的,跟着建设集团一起白加黑是肯定的。换作任何人都会为这样的工作环境感到绝望,可律风却发自内心的感到兴奋。因为,他能亲眼见证乌雀山大桥的诞生,能够亲自见到一座巨龙腾飞于这座大山。即使是春天,乌雀山仍旧因为海拔太高显得寒冷。乌雀山大桥项目动工的誓师大会,象征着这个预期三年的工程,即将开始。乌雀山大桥的总工程师,是经验丰富的老桥梁工程师高卫胜。这位从业二十五年的桥梁工程师,拿着图纸,似乎视线一瞥,就能知道图纸上那些线条应该在哪个地方铺设,然后对施工队下达建设指令。律风觉得稀奇,他习惯了工程师谨慎的反复测算,还第一次见心算这么快的总工。他问:高总工,您都不算一算吗?高卫胜笑得自豪又骄傲,律工你放心,我绝对不会算错精度。你们画的图比我们搞工程的好看,但是我们做工程的,比你们更熟悉哪里该落点,哪里该插桩。不是有英国专家说我们造不出这样的桥?他抬手拍了拍图纸,等我们乌雀山大桥建成的时候,就请他来看看,这世上又快又好的中国桥,让他后悔。作者有话要说:我得说,曲水湾大桥没有原型但是故事参考的港珠澳大桥第23章高卫胜的脾气, 比吴赢启更加外放。习惯了严肃严格的吴院长,律风跟高总工搭档,竟然有些不适应这位是乌雀山大桥项目的领导。高卫胜白天下命令快狠准, 晚上吃饭聊天, 却是截然不同的絮絮叨叨。他说:律工,斗公山大桥知道吧, 我的项目!虽然不是你们国院画的图,但是我们的工程做得特别漂亮,不比乌雀山大桥差!他说:前些年, 我们还经常去英法美学习别人的工程项目,后来都不去了, 外国人的技术太烂, 我们都发展几十年了,他们还跟几百年前似的,不思进取!他说:本来我是要接国外工程的, 去当副总。可上面一问我愿不愿意进山,去搞乌雀山大桥, 我一听,我就来了!他说:还是干咱们国内自己的项目舒服, 好山好水好风光!乌雀山夜晚寒冷,根本谈不上什么舒服不舒服。条件艰苦, 只有最简单的工棚作为宿舍,还会随时依照工程进度,往山里迁移。可高卫胜说得真心实意,脸上笑出深深皱纹。连律风都觉得心里温暖起来。做工程的人,在荒无人烟的建设工地,看着一根一根立柱落地, 一条一条钢筋上桥,总是会抑制不住心里的骄傲和成就感。乌雀山大桥的工期长,两端同时施工,注定了律风和高卫胜团队必须两头跑。他们常常绕行上百公里,去确定每一个分段的施工进程。偶尔熬到夜晚,也会在高速公路上亮起长灯,前往目的地。于是,律风能够发给殷以乔的消息,总是离不开这座乌雀山。工程进度比我想象的还要快,建设集团的技术已经远远超过我的想象。他们组成了三班倒队伍,24小时连续施工,我和高总工会一直跟着项目进度,看着它建到山腰。山确实又高又险,但是他们施工时候的每一个动作,都十分熟练,像是建了这座桥几十年。可它很快就能完成了,也许用不了三年。律风用感慨,回复了殷以乔的全部担心、关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