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29、自恋(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老嬷嬷的动作虽慢, 做事却很利落,不一会儿便再度出来, “太皇太后请主子进去。”

林若秋由红柳搀扶着, 小心翼翼踩过地上的落叶, 免得滑倒,一面留神打量周遭景象,但见青石板砖上生着不少湿滑黏腻的青苔,隐隐还有些污垢,似乎这里的人不常打扫。

是没这心思,还是人手不足?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恍神间, 红柳已扶着她跨过门槛,入目便见桌上散落一副叶子牌, 只胡乱取了匹灰绸盖上, 旁侧的偏殿内则隐隐传来窸窣人语声。

大概在她来前,这些人正在忙于玩牌,也许等她老了,也得靠这个打发时间度日。林若秋忧桑的想着, 可惜她还不懂这些, 大概得抽空学一学了。

正走神间,面前衣裙飘飘,林若秋便看到一个华髻高耸的老妇,那头发几乎已白完了,皑皑如山间雪一般,脸上皱纹虽多, 神情却颇为舒展和气,一看便是心胸宽广之人。

林若秋便盈盈下拜,“妾身见过太皇太后殿下。”

太皇太后笑眯眯的看着她,“你就是皇帝最宠爱的那位婕妤?听说你已有了身子,怎么还肯往哀家这里走动?”

林若秋心道这老人家说话也忒直,亏得她是个脸皮厚的,倒正对脾气,因干脆爽利地点了点头,说道:“正因如此,妾身才想着将此喜讯告知皇祖母,想着您听了也能高兴些。”

这声皇祖母纯粹是跟着楚镇叫的,虽略显僭越,但为了快速拉近距离,林若秋也顾不得许多了。

太皇太后轻轻睨她一眼,“说罢,究竟为了何事才来找哀家?”

她可不信一个新帝的嫔妃还有心思慰问她这位老妇——世间好人虽多,能进宫的哪个不是七窍玲珑心,太好的也活不下去。

林若秋没想到这位老人家竟如此犀利,不愧是在深宫浸淫多年的人物,被太皇太后那双老眼一望,林若秋便觉自己那点心思被人看得明明白白。虽略有些窘,她也只能硬着头皮将来意道出,自然,措辞得尽可能委婉。

太皇太后听罢便笑了起来,对着帘栊中偷看的太皇太妃笑道:“云娘还是这副脾气,一辈子争强好胜,自己当了太后还不算,连家里人也想拽进来,真以为这宫里日子好过?”

太皇太妃见已被点破,只得讪讪的掀帘出来,“您以为谁都和您一样心胸豁达?她被人欺压了半辈子,好容易有了出头之日,怎舍得就此放手?”

林若秋总算听明白,原来魏太后的闺名竟叫做云娘,至于面前的这几位么——想必就是她们方才偷偷在打叶子牌。

不知等她老了能否找到这样几个好闺蜜。

林若秋打量这拨人的时候,那位太皇太妃亦在悄悄打量她,眼中悄悄划过一抹失望,想必是觉得新帝的爱宠为何如此……当然也不能说差,可是与魏家人出色的相貌距离太远。皇帝既已见识过国色天香的表妹,怎么还会看上她呢?

林若秋早就习惯了这种注视,不以为怪,反正漂亮不漂亮在皇帝那里有何区别,关了灯都一样。何况迄今为止,也只有她通过床上这一关,皇帝不选她才奇怪呢。

太皇太后说笑了一阵子,又目光灼灼地望向林若秋,“那么你的意思呢?你想让哀家帮你做什么?”

林若秋低首下心的道:“臣妾并不是嫉妒爱吃醋,只是管理嫔妃乃中宫皇后职责,就算要向陛下举荐爱宠,这样的事也不该交由臣妾来做,臣妾并不敢越俎代庖。”

“说这么多,无非是怕魏选侍钻了空子去接近皇帝,又分夺你的宠爱。”太皇太后轻轻哂道,她自然不可能相信那种冠冕堂皇的说辞。

见已被戳穿,林若秋只好老着脸皮道:“皇祖母说的是,但试问宫中谁不如此想?妾身侥幸入宫,又得陛下垂怜怀上龙裔,自保都尚且来不及,又怎能让妾身与妾身的孩子陷入险地?”

这番话的确是她心声,她若是孤身一人也没什么,失宠就失宠罢,但哪个母亲愿意孩子跟着自己受苦?林若秋很明白,无论虚宠还是实宠,目前她最需要的都是皇帝的保护,有他在,她腹中的孩子才会更加安全。

太皇太后凝睇她片刻,叹道:“你倒实诚,罢了,哀家就帮你这一回。”

林若秋喜出望外正要道谢,太皇太后却抬手将其拦住,“别忙,哀家还没说完。”

林若秋瞥见她意味深长的目光,心中立刻了然,便乖觉的道:“太皇太后有何吩咐直言无妨,妾身若有效劳之处,愿为皇祖母尽心竭力。”

太皇太后赞许的看她一眼,继而望着周遭破落的陈设叹道:“哀家已是快入土的人了,哪里还敢奢求许多,只是想这屋子住久了总觉憋闷得慌,还不如去住棺材。”

林若秋懂了,这位老人家是嫌屋子破——也是真的破,桌椅都缺了角,墙角结了密密麻麻的蛛网,那窗帘原是上好茧绸所织,如今却已和抹布一般一扯就破。

可想而知太皇太后等人的日子有多么清苦,楚镇忙于前朝疏忽后宫也就罢了,魏太后却也没说请人来修缮一下——到底还是看不起这位名义上的婆母。毕竟太皇太后程氏既不得宠,也不曾诞育子嗣,她是太宗皇帝的第三任妻子,却纯粹是为了养育太子而立后,太宗皇帝并不喜她,程氏纯粹是捡了漏——当初元后与继后相争,继后害死元后,后来东窗事发而被赐死,留下元后所遗之子无人抚养,太宗皇帝看重程氏家世平平,在朝中势力薄弱,这才立了当时仅是婕妤的程氏为后。

可想而知,程氏这位皇后是不怎么恣意的,后来先帝掌权她才勉强风光了一阵子,可谁知到了魏太后这辈,程氏重新陷入被冷落的难堪境地——她当然不可能不埋怨魏太后。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林若秋决定与她做这笔交易,因笑道:“这也不难,妾身虽人微言轻,好歹在陛下跟前能说上几句话,还请皇祖母耐心等待几日。”

太皇太后含笑看着她,“那哀家便等你的好消息。”

从未央宫出来,林若秋长长舒了口气,一扫来前的阴霾沉重。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痛快,她几乎什么都没说呢,太皇太后便已明白她的来意——说不定那对镯子也是太皇太后故意送来的,凭她的辈分不必送礼也使得,此举意在投石问路,若能结交几个新帝的嫔妃,对她自然颇有益处。

回去之后,林若秋便将此事向皇帝提了一下,楚镇听后面露愧色,“原该如此的,是朕这几天疏忽了,以致皇祖母过得如此清寒,委实不孝。”

林若秋安慰他,“陛下日理万机哪里想得到许多,好在太皇太后乃明理之人,您弥补过来便没事了。”

楚镇就命魏安传旨:将未央宫中一众太宗皇帝的嫔妃先挪去照明宫暂住,另着工部修缮未央宫原址,待整修完毕再将太皇太后等人迁回。

林若秋没想到事情办得这样顺利,心中自是欢喜,亦可见楚镇多么孝顺:一个顾念亲情的人,自然也会好生照看她腹中的孩子。

就不知楚镇这些美好的品性是遗传还是后天教养而成,据她看来,魏太后为人简直刻薄尖酸得可以,照她的路子务必得教导出一位昏君,而楚镇却是这样明理、至情至性之人,这么说来,也许竟是昔日养他那位昭宪皇后的功劳?

思及此处,林若秋偎在他怀中,巴巴望着他道:“陛下,妾身长得很像昭宪皇后么?”

昭宪皇后在前朝那样有名,林若秋虽入宫不久,亦听说了不少她的事迹,据说昭宪皇后生就一副风华绝代的相貌,但凡见过她的人都念念不忘,否则怎能引得先帝一生深情相许?

楚镇愕然,“昭宪皇后?”

林若秋羞答答的点点头。想到此处,她心里不禁美滋滋的,没办法,家中夸她的人太少,两个哥哥都将她当男孩子看,从来对她的容貌不予置评,王氏则过分看重淑女的修养,至于三丫头的脸么——大概就只剩下讨喜了。

难得找出相貌上的优点,林若秋自然是好好炫耀一番。

楚镇却哑然失笑,“你听谁说的,难不成是皇祖母?”

嗯……其实是皇祖母身边的一个婆子,不过这样一说效果就大打折扣了,林若秋便老着脸再度点头。

“皇祖母为何这样说你?”楚镇仔细端详她片刻,竟认真点了点头,“嗯,是挺像的。”

林若秋心中一喜,忙问道:“哪里像?”

“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都挺像。”楚镇沿着她的脸一一指去,并予以点评,“不过你的嘴比她大一点,鼻头更圆,眼睛偏小,眉毛也偏粗。嗯,除开这些倒是有点相似。”

林若秋成功的黑了脸,这不等于说她俩半点都不像么?而且点评的都是她的缺陷,竟好像她整张脸的五官毫无出彩之处,哪个皇帝会这样作践自己的宠妃?不,楚镇作践的是他自己的审美,毕竟人是他看上的。

见林若秋一脸的愤愤不平,楚镇笑着刮刮她的鼻梁,还戳了戳她的脸颊——那儿已涨成河豚一般——打趣道:“生气了?”

林若秋到底有些不服气,因将日间去拜访时那老嬷嬷的异状老实说出来,并道:“她可是差点认错人呢!我想,我跟昭宪皇后肯定还是有几分相似的。”

楚镇被她这副认真求索的模样弄得乐不可支,差点滚在床上,半晌才忍住笑出的眼泪道:“太皇太后身边伺候的宫人都多大年纪了?你以为她记性多好呢。实话告诉你罢,那位成嬷嬷见了谁都会先问一句皇后娘娘的,莫说是你,就算朕派魏安前去,信不信她也会有此一问。”

毕竟魏安那小子生得嘴巴小巧,柳眉纤纤,乍一看或许更像个美人。

林若秋成功地被他勾起挫败感,也懒得自取其辱了,不过一想也是,若她真与昭宪皇后相似,只怕选秀那日魏太后就会一脚将她踹出去,哪里还能容下她?

不能与传闻里的美人扯上联系终究是件憾事,不过这位昭宪皇后却成功勾起了她的好奇,照楚镇的说法,昭宪皇后无疑是宫中最人美心善的存在,就连程太皇太后被人冷落多时,也唯独只有昭宪皇后前去探视过,以致于一个老嬷嬷都对其念念不忘。既然昭宪皇后是这样好的人,为何魏太后会对其恨之入骨呢?区区夺子之恨似乎不足以解释,毕竟魏太后也不算多么喜欢楚镇这个儿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